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栗 香


郭会杰

云涌大别千峰秀,风过信阳带茶香。茶叶本身有香味,而信阳毛尖还兼有板栗香。这种香味与兰花香、杜鹃花香、果香味迥然不同,你稍微用心,就能品出来。

第一次品味板栗香,印象也很深刻。那是在老家柳青河旁老红瓦房里,老爸出差回来带了一套白瓷粉花茶壶,还有旧报纸裹着的热板栗。透过报纸,诱人的香味早就勾出了馋虫,就没怎么仔细听老爸唠叨:这个茶壶有意思,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你们看看,五个字,哪个字开头,都可以念得通,还都有意境。老爸把用洋铁皮盒子装的茶叶拿出来,边泡茶边讲解。没等听完,孩子们已经开吃热板栗了。那板栗还有点烫手,绵绵的、沙沙的、甜甜的,又啃皮又挖仁,连说比干红薯好吃、比香蕉好吃。板栗本来就不多,我手心里面还握了一个,揣进军绿色的外衣口袋里,上课时放到文具盒里,给同学们特别是女同桌炫耀炫耀,结果忘记转来转去是谁吃了去了。

板栗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合在南方生长,湖北、湖南、云南挺多的,被称为“肾之果”。少部分北方山区也产板栗。山东泰山板栗,果实较小但香味浓郁,常用于炖煮。甘肃历史上也产板栗,杜甫有诗为证:“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孔子在陈蔡国之间,也有“衣裘褐,食杼栗”之说。陆游有一则笔记: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恺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人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陆游的笔记或者是炒板栗最早的文献记载。我第一次吃的就是河北迁西板栗。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太行山区多种植核桃、枣树、柿子树,东北地区松子、榛子多,板栗的规模比较小。北方更常见于干果或加工品,如糖炒栗子、糖霜栗子,新鲜板栗不易保存,较难运输,北方也不习惯直接食用,板栗、菱角在北方是稀罕货,即使到了北方也都干化处理了,板栗已经熟化,菱角已经黑化。

我在天津读博时,超市供应基本上不分南北方了,在南开区、西青区的超市里,买一兜子生板栗,回宿舍煮着吃,穷学生就是尝个鲜,也不知道怎么选择好果子,连着吃几个绵甜的板栗果,香气充盈着口腔、鼻腔。结果吃了一个坏果仁,那味道至今还记得。后来才知道,选择板栗还有技巧,要选择外壳饱满、无虫眼、无霉斑的板栗,避免发黑或变色的果实。

到了信阳工作才发现,选择板栗技巧还有2.0版本。原来,蒜瓣样的板栗还有外壳,就像北方的棉桃和蒜瓣,“兄弟围着做,外面‘刺猬皮’”。我在光山县带队扶贫3年,见证了十几棵龙盘虎踞的千年板栗树,成为乡村振兴的守护者。每当板栗成熟的时候,当地还有板栗节,百岁、千岁的板栗树,像顶天立地的护法神,枝丫繁茂。摄影爱好者们、赛车骑行爱好者们、挥舞红色围脖的广场舞大妈们,纷至沓来,感恩天赐。新鲜板栗有清甜木质香,千岁板栗树的板栗香味更浓郁,抵抗病虫害能力也强了。如果是坏果子,你准能闻到酸腐味。正常温度、湿度,板栗当天就会变色长毛,只能短期存放或冷藏,长期就建议冷冻了。一般来说糖炒栗子需当日食用,要避免糖分滋生细菌。在信阳,板栗成熟的季节,糖炒栗子随处可见。

信阳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多种食物都可以入馔,板栗当然是信阳菜的当家健康主角之一。相对于糖炒栗子的香甜软糯全国通用款,板栗焖鸡,咸香入味,是信阳菜20道主菜之一。郑州有信阳菜馆3800多家,以前更多的是焖罐肉、固始鹅块,好运输、易储存,随着冷冻技术不断精进,运输条件的改善,深圳、杭州也不乏新鲜板栗焖鸡的身影,干面绵甜的板栗,充分吮吸着肥嫩的焖鸡香味、汤汁,一阴一阳,绝配。

在信阳围炉夜话,焦香的烤板栗伴着烤大枣、热奶茶香味袅袅,带着自制栗子泥甜品,还有板栗汁,有口福的饕餮之徒,尽可以大快朵颐。据说,板栗淀粉含量高,可以替代小麦、大米,制作减肥餐。现在居家烤箱也很普遍,生栗子切口后烤箱烘烤,锁住水分与香气,老少皆宜。给孩子老人煮栗子时加少量盐或蜂蜜,可提升甜味层次。

吃板栗,对信阳人是食在当季、食在当地;天南海北的信阳人,则会去壳蒸熟后分装冷冻,带到天涯海角,带到春夏冬三季。栗香是信阳味儿,是信阳游子对老家的思念,是板栗成熟的秋季对春夏冬的三季招手。外交部的苟皓东老师是信阳人。他经常说,对老家的思念啊,其实是对童年老家味道的怀念,是对童年长辈抑或童年伙伴的纪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