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高颜值”零食陷阱不容忽视


□周涛

当下,走进一些校园门口的小卖部,琳琅满目的儿童零食令人眼花缭乱:闪烁着光芒的“魔法药水”、色彩斑斓的“宝石糖”、散发着浓烈果香的“彩虹条”……这些“高颜值”零食正悄然成为孩子们的新宠,却也埋下了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好看的零食背后,往往隐藏着过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某地市场监管部门抽查中发现的一款“星空棒棒糖”为例,其同时含有人工色素柠檬黄、诱惑红和亮蓝,小小一支糖竟含有五种添加剂。营养专家指出,长期摄入这类零食,不仅会加重儿童肝脏代谢负担,更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甚至诱发儿童多动症。

配料表中的“隐形杀手”值得警惕。反式脂肪酸常以“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伪装名称出现于饼干、蛋糕类零食中,研究表明其摄入过量会干扰儿童必需脂肪酸代谢,影响智力发育。而包装上宣称的“零添加”也可能只是营销噱头,某些产品实则使用了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替代蔗糖。

会发光的零食玩具更需谨慎对待。这类产品通常添加了过氧化物、酯类化合物等化学物质以达到发光效果。曾有儿童因长期玩耍此类发光零食玩具出现皮肤过敏,经检测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有关。这类物质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系统,对生长发育期儿童造成潜在风险。

笔者认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零食时,应培养查看配料表的习惯,遵循“配料越简单越好”的原则;学校则应加强食育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有关部门更需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儿童零食市场。健康的零食选择不仅能补充营养,更能培养孩子终身的健康饮食习惯。需多方合力,才能让零食真正成为健康成长的好帮手,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食品安全防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