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张伟:法槌回应民诉求


本报记者 段黎明

开栏的话

站在新起点回望,信阳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镌刻着实干者笃行的足迹,闪耀着奋斗者最美的身影。近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表彰决定,信阳两级法院3个集体、10名个人获得表彰。

为充分展现信阳法院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弘扬先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即日起,本报与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推出《法耀申城·榜样力量》专栏。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感受他们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让榜样的光芒照亮法治信阳建设的新征程,激发全市法院干警见贤思齐、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为谱写“两个更好”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

特 写

烂尾楼的“涅槃重生”

这是一起关于烂尾楼的案件。

“八九年了,终于能住上新房了!张法官真是为我们操碎了心。”交房仪式上,信阳市“人防花园”购房户张昌荣、杨慧握着回访法官、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张伟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幕的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烂尾楼“涅槃重生”战。

位于浉河区核心地段的“人防花园”,因开发商华鑫公司资金链断裂,2014年封顶后便复工,还衍生出一房多卖、多轮查封等问题,146名购房户和21名拆迁安置户多次集体上访。2018年9月,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华鑫公司破产清算一案,该案交由张伟承办。

“破产不是目的,要保住老百姓的住房,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利益!”接手后,张伟发现直接处置烂尾工程的清算程序无法满足各方需求,便牵头与管理人、债委会反复研讨,在多数债权人同意下,于2020年5月将清算转为重整——这是盘活项目的关键一步。面对投资人顾虑,他创新采用“清算式重整”,明确债务清偿后注销企业,彻底化解潜在风险。同时,公开项目信息,披露容积率调整等关键问题,并依据法律规定将投资人投资及回报认定为共益债务,打消其资金安全顾虑。项目手续不全、规划许可证已注销,又逢验收标准变化,张伟借力“府院联动”机制,多次与规划、人防等部门协商,最终打通手续办理“堵点”。

如今,“人防花园”终于复工建成,并完成产权首次登记后交房。据悉,该案让167户家庭圆梦,优先债权、职工债权、税款债权、普通债权人将依法获得清偿,成为我市首例房企破产重整成功案例,还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案例。张伟也用担当与情怀为“问题楼盘”化解写下了温暖注脚。

简 介

如何当好倾听群众心声的“解铃人”,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张伟始终以行动作答。

他心怀赤诚、追光而行,深耕审判一线勇挑破产审判重担,上法庭断案、进企业纾困、访群众释法,在不同赛道诠释着政法干警的忠诚担当。

他专业精进、创新笃行,以过硬本领推动“案结事了”。3年结案645件,破产案件占比超三分之一,结案率在97%以上;在全省首推强制公益清算模式、搭建“执转破”三级协作机制,推动信阳破产案件审理数、结案数从全省落后跃升至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考评显著提升。

他坚守初心、逐梦前行,在破产案件的“繁难险重”中破局。主导信阳市首例房企破产重整,让烂尾多年项目“重生”;为航天特种车辆公司引入亿元资金,助企业重获订单。他用一个个案件传递法治温度,先后获评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获“个人嘉奖”,以平凡岗位的坚守,书写司法为民的答卷。

心 声

破产审判旨在平衡保护各方权益,精准识别挽救价值,在破与立中彰显司法温度。 张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