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以团结与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


——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新华社记者 赵嫣 朱瑞卿 陆睿

深秋时节,韩国庆州,这座曾见证东亚文明交流互鉴的千年古城,即将迎来中国贵宾。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在这一平台上,习近平主席着眼亚太地区人民共同利益,发出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携手各方应对变局、开新局,为推动地区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不断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视周边为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致力于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各方一道,共商区域繁荣发展大计,凝聚各方团结合作共识,回应时代呼唤,应对全球挑战,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

凝聚共识 共绘亚太发展蓝图

“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源于我们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和相互成就。”202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这样总结30多年来亚太合作的成功之道。

今天的亚太,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走在时代前列。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立足区域发展大势,凝聚各方共识,引领亚太合作向着正确方向前行。

从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从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到阐述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四项重点工作……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有力推动各方共同发展繁荣。

在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与亚太各国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一体化稳步推进,中国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中国是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鲜食水果、纺织服装、电子元件、汽车零配件……货流持续增长,品类不断丰富,旺盛的贸易需求折射强劲的区域经济活力。

面对百年变局下地缘政治冲突延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全球经济“碎片化”的严重冲击,亚太经合组织面临开放还是封闭、携手还是“筑墙”的重要抉择。

对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立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亚太繁荣发展的历程表明,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搞‘脱钩断链’对谁都没好处。”“亚太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下转第四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