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实习生 王小方
秋后的商城县,阴雨连绵,寒风侵肌,草木萧疏。清晨7时许,县实验小学门前逐渐热闹起来:部分学生家长早早地带着孩子来到学校附近,一边吃早餐一边等待学校开门。而和他们同样早到的还有当天在这里值守护学交通岗的县交警大队的民警。只见现场的民警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不厌其烦地劝阻车辆、指挥交通,在他们的精心指挥下,交通变得井然有序。8时许,学校门口的人流量逐渐变少,当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开始新一天的学习,民警带着欣慰而略显疲惫的神情,准备奔赴下一个工作岗位。
以上温馨的场景,正是商城县交警大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日常写照。护学工作看似寻常,实则复杂。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有效时间内,充分保证万余人流量和车辆在各所学校大门口附近有限的空间内安全、有序地通过,殊为不易。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长,商城县中心城区各学校在校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学校附近的交通压力和相关问题较为突出,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呼声愈发强烈,为回应社会关注,县交警大队相关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得出解决问题关键在于精准化指挥、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为此,县交警大队针对中心城区内16所学校的不同特点,科学布置护学岗和铁骑巡逻岗,制定出台“一校一策”管理办法,要求各护学岗负责人在每天上岗前召开简短的岗前会议,将相关警力科学分配至校门、路口等关键点位,实现“定人、定岗、定责”,力求各司其职,面面俱到。
在优化点位设置,强化岗位管理的同时,县交警大队针对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精准出台应对措施。如商城县第四小学的学校门口道路窄小,又是城区交通主干道,县交警大队采取分时段临时交通管制和事前告知、现场劝阻、积极引导行人选择多元方式出行相结合的办法,保障道路畅通;而在实验小学等主干道学校,则要求参与警力提前到岗,提前管理,提前指挥,最大程度减缓早晚高峰期。
安全事关你我他,维护交通靠大家。为积极推动护学工作机制的全面升级,从交警部门的“独角戏”,转变成家、校、交警、城管、派出所“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县交警大队更是殚精竭虑、全面出击。干警们纷纷主动到各包联学校与老师沟通学生分批放学,老师错峰上下班;利用学校门前的LED大屏幕,循环滚动播交通安全标语;通过学校班级群发布安全信息提醒;联合城管、派出所等部门整治校门口摆摊设点、精神障碍患者滋扰等特殊问题……
安全教育永远在路上,但优化提升需在细节上。为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县交警大队联合城管部门,对不礼让学生或行人的机动车抓拍罚款;各学校实行“一放一走”举措,按年级划分停车区域;放学时倡导家长“头朝外”停车,不占用机动车道,实现“即上即走”;为方便学生出行,灵活调整了红绿灯配等。这些由县交警大队总结推广的“小妙招”,依然成为提升商城县护学工作成效的创新之举。
护学岗,守护的行人安全,呵护的是百姓人心。一直以来,县交警大队强调执法要带着温度,劝导要充满善意,护学民警们要当好孩子们的“守护神”和“贴心人”。正如县实验小学护学岗民警感慨:“来这上班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电话费涨了,几乎每天都有放学后找不到家长的孩子向我求助,用我的手机给家长打电话。”由于他每天都在护学期间举着喇叭宣讲安全知识、引导孩子放学,因此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喇叭叔叔”,孩子们偶尔在放学时见不到他时,便会念叨他“喇叭叔叔今天咋没来呢?”这种真切的情感,正是县交警大队推进“人性化”护学模式结出的累累硕果。
多年来,安全教育始终与温情守护相伴随行,时刻呵护着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身心健康。据不完全统计,自护学岗体系优化提升以来,商城县校园周边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县实验小学护学岗自设立至今,更是实现了交通事故“零发生”的良好局面,而成绩的背后却是县交警大队全体民辅警的辛勤汗水与默默坚守。
展望未来,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冯海南表示,将继续深化护学工作,计划引入交通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并探索利用无人机指挥交通,开创智慧交管新模式。据悉,从科学管理保障安全出行,到强化安全教育夯实群众基础,再到科技助力创建智慧交管新模式,商城县交警大队的护学为民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坚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