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 通讯员 胡译丹
“以前来办理医保报销,咨询一次记不全材料,总要跑两趟;现在前台工作人员一次性讲清楚要带哪些材料、怎么填写,一次就能办好!”昨日,在息县政务服务大厅,70岁的王大爷对政务服务连连称赞。
这正是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聚焦群众需求、优化服务效能的生动体现——通过提升前台工作人员“一口清”业务能力与实施特殊群体“全周期关怀”双措并举,既破解了群众办事“反复跑、重复问”的堵点,也传递了政务服务的民生温度,让群众办事更高效、更舒心。
以往,群众到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常因前台解答不完整、信息不明确,导致材料漏带、流程混淆,不得不来回奔波。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一痛点,该局将前台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出“一口清”专项提升计划,针对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编制《一口清服务手册》,明确办理每类业务的材料清单、流程、时限要求及常见问题解答。
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该局还高度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办事需求,从硬件设施到服务流程,打造“适老便民”的暖心服务体系,让特殊群体办事“零障碍”。
线上服务同样注重弥合“数字鸿沟”: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填报步骤、简化界面设计,降低线上办事门槛。对不熟悉线上操作的群众,开通“视频帮办”通道,工作人员远程“面对面”指导,帮助群众足不出户完成业务办理。在高频业务办理方面,“一窗受理”模式打破部门壁垒,社保参保、户口迁移等事项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材料,重复材料得以合并精简,群众“多头跑”的麻烦彻底成为历史。
“群众满意,是我们优化服务的最终目标。”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通过服务回访、意见征集等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动态更新‘一口清’服务内容,拓展业务覆盖范围。同时,不断完善适老便民举措,让政务服务既保持‘高效精准’的速度,又延续‘暖心便民’的温度,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生福祉注入更多动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