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全球公认的“智慧交通试验场”,其每一项交通技术的落地都牵动着行业神经。
近日,由蘑菇车联(MOGOX)联合MKX Technologies、比亚迪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新加坡首个L4级自动驾驶巴士官方试点项目。这不仅是新加坡公共交通史上首次引入L4级自动驾驶巴士服务,更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已突破国际市场壁垒,正式跻身全球智慧交通建设的核心参与者行列。

自动驾驶融入海外公共交通体系的首次实践
新加坡作为全球公认的“智慧城市标杆”,其陆路交通管理局(LTA)长期以“高效、安全、可持续”为目标,推动公共交通体系的技术升级。此次启动的自动驾驶公共巴士服务试点项目,并非偶然尝试,而是新加坡2040年陆路交通总体规划的重要落地环节。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通过试点项目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融入公共交通体系。今年1月,新加坡全面启动L4级自动驾驶巴士招标项目,明确提出“三年内实现自动驾驶巴士与普通巴士协同运营”的目标,旨在通过技术创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公共出行体验,同时为全球高密度城市的智慧交通转型提供建设经验和方案。
从项目规划来看,LTA对此次试点的定位更具“实战性”:2026年下半年投入运营的两条线路,均位于新加坡交通与商业核心区。其中,纬壹科技城191号线路服务于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而滨海湾与珊顿大道的400号线路,则串联起滨海湾邮轮中心、滨海湾花园、地铁站等热门商业、休闲与交通枢纽。

不同于多数国家封闭园区试点的传统模式,这两条线路直接纳入新加坡公共交通日常运营网络,意味着自动驾驶巴士需直面城市场景中的复杂路况——早晚高峰人流、非机动车穿行、突发交通事件等,对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泛化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此次中标的三方联合体形成了“本地运营+智能技术+整车制造”的黄金互补,这种紧密组合,恰好契合了LTA对“可落地、可规模化”的项目诉求。毕竟,自动驾驶技术的价值,最终需通过实际运营而非实验室数据来证明。
“中国方案”如何支撑L4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在全球自动驾驶企业中,蘑菇车联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核心在于其L4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成熟的落地运营经验双重优势。对于自动驾驶项目而言,“全栈技术”意味着企业可自主掌控从感知、决策到控制的所有核心环节,而非依赖第三方技术模块,这不仅能提升系统的兼容性与响应速度,更能根据不同场景快速迭代优化,这正是此类官方项目最看重的“定制化能力”。
从技术架构来看,蘑菇车联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三个层面。
其一,“端到端感知模型+混合架构”的技术组合,大幅提升车辆在城市场景中的适应能力。蘑菇车联通过端到端模型,让车辆能更精准地识别复杂路况,比如区分行人与非机动车等;而混合架构则兼顾了“规则驱动”的稳定性与“数据驱动”的灵活性,即使在新加坡多雨、多高楼遮挡的特殊环境中,也能保持感知的准确性。
其二,蘑菇车联自研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赋予车辆深度认知与自主决策能力。自动驾驶的核心难题,并非“看到路况”,而是“理解路况并做出正确决策”,比如在滨海湾景区遇到大流量游客,或在地铁站出口面对密集的上下客人流,车辆需要像人类司机一样权衡安全与效率。MogoMind通过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能够模拟人类司机的驾驶逻辑,在复杂场景中快速生成最优决策,例如提前减速避让、调整停车位置方便乘客上下等,这正是保障公共交通运营安全性的关键。
其三,丰富的国内落地经验,为海外项目提供“实战背书”。在中标新加坡项目前,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巴士MOGOBUS已在中国10余个省份的开放道路、景区及园区实现常态化运营——从联合国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的接驳服务,到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赛事交通保障,再到F1中国大奖赛的高端出行服务。MOGOBUS累计安全行驶里程突破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超20万人次。这些数据并非实验室数据,而是在真实城市场景中积累的运营数据,证明其技术已具备大规模、高频率的公共服务能力。

对比全球其他自动驾驶企业,蘑菇车联的优势还在于场景落地能力。此前,Waymo、Cruise等欧美企业虽在技术研发上起步较早,但多聚焦于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场景,且在公共巴士这类固定线路、高频次、大载客量的场景中缺乏成熟经验。而蘑菇车联在公共交通领域有着深厚积累,能够针对巴士的运营特性进行技术优化,这些根据场景化的定制能力恰好击中了LTA的需求痛点。
打造全球高密度城市出行的“中国方案”
对于土地面积有限、人口密度高的新加坡而言,自动驾驶巴士不仅是技术尝鲜,更是解决交通难题的刚需方案。
一方面,自动驾驶巴士可通过精准调度提升运营效率。例如借助AI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控车辆位置、乘客流量,动态调整发车间隔,避免传统巴士高峰拥挤、平峰空驶的问题;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巴士的零碳排放特性,可助力新加坡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与滨海湾区域的绿色低碳定位高度契合。
更重要的是,此次试点若成功,将为新加坡构建全场景智慧交通网络奠定基础。未来,LTA可基于蘑菇车联的技术,逐步扩展自动驾驶巴士的线路覆盖,甚至与地铁、共享单车等形成多模式交通联动,让乘客通过一个APP即可完成地铁、自动驾驶巴士、共享单车的无缝出行,这种一体化智慧出行体系,正是全球高密度城市转型的终极目标,而蘑菇车联的技术,将成为这一目标的核心支撑。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仍面临标准不统一的难题。欧美国家基于自身交通场景制定的技术标准,未必适用于亚洲、非洲等地区的高密度城市。蘑菇车联在新加坡的实践,将为全球智慧交通提供基于高密度城市交通出行的“中国方案”,比如如何在复杂路况中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如何实现自动驾驶与传统公交的协同运营、如何通过技术降低智慧交通的建设成本等。
这种方案输出的意义,远超单一技术的输出。当中国企业的技术与经验被更多国家认可时,中国在全球自动驾驶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也将随之提升,这不仅能让中国技术更好地适配全球市场,更能避免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被动遵循他人标准,为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于蘑菇车联而言,中标新加坡项目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落地运营与规模化扩展仍具挑战。对此,蘑菇车联副总裁吕斌已明确表示,将与MKX、比亚迪通力合作,确保项目落地与持续推进,这意味着三方将建立更紧密的协同机制,比如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优化技术适配方案、完善应急响应流程等。
新加坡项目的成功,有望成为蘑菇车联开拓全球市场的“敲门砖”。东南亚地区的吉隆坡、曼谷等城市,与新加坡同为高密度城市,面临相似的交通难题,新加坡的试点经验可快速复制到这些市场。此外,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城市也在加速智慧交通建设,蘑菇车联的“全栈技术+落地经验”组合,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当2026年下半年,新加坡滨海湾的游客坐上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巴士,穿梭于高楼与花园之间时,他们体验到的不仅是一种更具智能化的出行方式,更是中国科技为全球城市带来的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从中国的10余个省份到新加坡的核心线路,从服务国内乘客到服务全球游客,蘑菇车联的出海之路,正是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服务全球”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