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征宇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
大别山实验室作为一家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正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明晰主攻方向,构建科研矩阵。大别山实验室依托共建单位的科研优势,系统规划了“两茶”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创新、“两茶”生理学与绿色栽培、“两茶”加工与深加工等5个研究方向,确定了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应用研究与产品研发、人才聚集与培养等7项任务,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协作的科研矩阵,确保实验室的研发方向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二是汇聚顶尖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实验室先后从高校院所柔性引进全国“两茶+”研究团队13个,其中院士团队4个;引进13名“两茶+”相关专业博士。围绕“两茶+”领域难点、堵点问题,2024年立项重点研发专项17项,开放基金课题30项,吸引全国“两茶+”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广泛参与。三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升级。实验室自组建以来,通过与高校、企业联合攻关,取得了系列初步成果,开发了“青钱柳降糖功能性茶饮产品”“高品质富硒信阳毛尖茶”等产品;发表了实验室署名的SCI论文10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制定了国家和团体标准5项;成立了大别山实验室科创有限公司。
目前,大别山实验室正在部署建设中试生产线,开展优质高产油茶新品种选育,构建药食同源资源挖掘和利用的全产业链,为老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张传卫
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信阳之于我,是一种根系。明阳创新之魂传承的是能动奋斗的红色基因。我们从最初创业时的7个信阳儿女,历经30年,发展成为中国500强和全球最大的海上风机制造商。我要感恩信阳这块土地的哺育,更要传承大别山精神,以红色信仰照亮前行之路。
信阳之于我,是一种品质。明阳创新之义坚守的是诚信坦荡的信商品质。我们先后投资数百亿元,在家乡构建了“风光储氢燃”新能源全产业集群,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约5000人,目的就是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和家乡人民一起,守住绿水青山,建起金山银山。
信阳之于我,是一种希望。明阳创新之路遵循的是永无止境的信商追求。我们在信阳布局了新能源制造、投资、研发、运营管理和运维服务五大战略中心,先后建成三大产业园区,实现了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陆上风电制造基地,创造了“当年签约开工到建成投产”的“信阳速度”。
信阳之于我,是一种初心。明阳创新之力秉承的是敢闯善拼的信商胆识。我们作为信商,有义务奉献家乡、造福家乡、服务家乡,这是初心,也是使命,更是责任。未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老家建设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出彩典范。
翁先定
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我深切感受到信阳投资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回归经济”,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政策,让游子看到了家乡的诚意与决心。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信阳,越来越多的资金回流家乡,越来越多的人才返乡创业。
多年来,我们坚持反哺社会、回馈教育,设立“信阳先定教育基金会”,其“圆梦行动”项目资助家乡数千名寒门学子走进大学校门,“筑梦行动”项目帮助高中阶段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名师奖”项目奖励优秀教师扎根基础教育,“新产业激光奖”项目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勇攀高峰。我们坚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唯有担当方能行稳致远。我们已在信阳设立了一家投资主体,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布局力度,推动更多投资主体落地信阳,引导资本、项目和资源向家乡汇聚,为信阳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当前,信阳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一位信商,都应当成为家乡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让我们携手同心,把在外积累的经验、资源、人脉带回家乡,把项目落下来,把资金投进来,把信心传递下去。
王小强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我们为何坚定选择投资信阳?答案藏在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中。这里不仅生态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更有“想企业之所想、急项目之所急”的营商温度,从政策落地的“加速度”到服务企业的“精准度”,每一处细节都印证着信阳是企业扎根、产业成长的沃土。
中创新航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企业,始终以“国之大者”为己任,锚定国家战略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耕新能源领域,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提供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推动行业进步与绿色转型中主动担当。
此次与信阳新签约的项目,正是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与信阳携手共赢的重要起点。我们深知,优质项目的成长离不开优质土壤的滋养,而信阳的生态禀赋与营商环境,正为项目发展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我们坚信,此次签约项目必将高效率开工、高标准建设,不仅为中创新航拓展发展空间,还为信阳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共同书写政企协同、产业兴市的新篇章。
金耀权
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到信阳,我发现信阳不仅享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适合休闲度假,还有不错的工业基础,更适合投资兴业。今年6月26日,浙江纽联与信阳达成浙信项目合作共识,投资项目落户信阳高新区。
我们用50天时间完成了工厂装修方案设计、评估、施工,实现了SMT生产线的进口、安装、调试并试产,创造了三个领先:一是国产替代设备超过75%,金额超过45%;二是人工智能的科技含量业内领先;三是设备的灵活性、精度业内领先。
浙江纽联计划将当前最新研发的能源场景AI科技研发技术扎根信阳沃土,聚焦锂电池化成分容、循环智能检测与容量预测技术、低空经济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等,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专利积累、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发展,构建以本地人才为主的技术团队,锻造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持久市场生命力的产品。
当前,信阳正大力推动数字赋能与产业生态链构建,而新能源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正是驱动地方平台公司有效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浙江纽联愿深度融入其中,以我们的技术、资源和经验,同时发挥朋友圈作用,吸引更多朋友到这里落脚生根、协同发展,助力信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为老区振兴崛起贡献力量。
黄 伟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我是一个喝着浉河水、听着大别山故事长大的信阳人。每每回想起故土和故人,我的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恩。可以说,信阳是我生命的起点,是我魂牵梦萦的根脉。无论身在何方,南湾湖的钟灵毓秀、信阳毛尖的香高味醇,始终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是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份对家乡的深厚眷恋,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激励着我,用自己的所学、所创、所能,为家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后,我毅然决定,将“云知声”带回信阳,以一份游子的“寸草心”回报家乡的“三春晖”。
目前,云知声已在豫东南高新区设立中原总部基地,是豫东南高新区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信阳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和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归雁”的踏实。
从浉河岸边求学的少年,到投身人工智能浪潮的创业者,信阳是深情呼唤我的“精神原乡”,更赋予我勇立潮头的精神底色和不忘桑梓的赤子情怀。我愿以毕生所学,全力投入国家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不遗余力回馈家乡,助力信阳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老区振兴崛起贡献力量。
何殿洲
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信钢公司作为一家扎根信阳55年的本土企业,在发展中见证了信阳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这些年,我们招引上游企业杭氧、金马两家上市公司投资落户明港园区,吸引下游知名民企江苏国强、正壹新材料等10余家带钢深加工企业在明港园区投资建厂,成长为产业链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并跻身中国民企500强。
信钢将坚定信心、深耕主业,扛牢“链主”重任,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优链,向高强度、轻量化带钢和高品质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转型,实现“精品信钢”;运用新一代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加速推进“数智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系统综合应用水平,实现“智慧信钢”;加快争创环保绩效A级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与能效标杆示范企业,以高标准引领绿色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实现“绿色信钢”。
展望未来,让我们凝聚力量、并肩奋进,强化“信材信品”建设,弘扬“信用信商”精神,共同促进信阳市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熊 伟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信阳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越,发展势头强劲,是一片投资热土、兴业宝地。
羚锐制药作为一家创立于信阳、一直扎根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发展的医药制造企业,正是乘着信阳的发展之势,成长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股上市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当前,信阳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我们广大企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羚锐制药将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集群,持续擦亮信阳中医药品牌。
我们愿与各位企业家朋友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延链、补链、强链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为信阳产业振兴、经济发展贡献我们的“信”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