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丰收是最美的景色 奋斗是最靓的姿态


□王凌云

金秋的豫南大地叠翠流金,丰收的淮河水畔欢歌笑语。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信阳主会场活动在潢川县开幕,息县会场亦同步举行,田间的硕果、展台上的珍品、热闹的民俗、群众的笑脸,共同绘就出丰收的图景。这图景里,最美的景色是丰收,最靓的姿态是奋斗。

丰收的美景,扎根于“中原粮仓”的坚实根基。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国产粮大市、中原鱼米之乡,是河南5个粮食总产超百亿斤的省辖市之一,粮食产量连续14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近1/10,优质水稻、弱筋小麦、油菜种植规模均居河南首位。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网、适宜的气候、便捷的交通,赋予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基础。全市形成优质稻米、弱筋小麦、畜禽、水产、茶叶、油茶等六大主导产业,以及油菜、蔬菜、花生、红薯、食用菌、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

收获的背后,源于沉甸甸的付出。一方面,是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始终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定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动价格补贴资金精准直达种粮人,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潢川县位列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榜首;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夯实——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改革,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稳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持续改造农村塘堰水渠,强化农业保障能力,坚定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名优特品牌建设,以强链兴农“把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牢”。

奋斗的姿态,昂扬于孜孜不倦的创新探索。从潢川农都公司“稻—虾—鳖”等生态共养模式带动5万农户增收,到息县“一乡一业一村一主播”培育1.8万名高素质新农人实现线上年销售额破亿元,深耕垄亩的奋斗者们正用创新激活乡村动能。科技赋能让农业更高效:无人机植保、手机APP“拍照问诊”已成为田间新场景,无土栽培、生态养殖模式拓展农业空间,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田野。更有,智慧农业基地的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的支撑、农业产业链的持续提质升级,以及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引流加持,老区农产品已经从“种得好”“产得优”迈向了“品牌强”“走得俏”。

丰收节的鼓点,是致敬过往的勋章,更是奔赴振兴的号角。当节庆的锣鼓擂响奋进节拍,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五谷丰登的喜悦,更是信阳因地制宜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这份丰收里,既有政策的温度、耕耘的力度、科技的速度,还有千万奋斗在希望田野上劳动人民的热忱。

岁月鎏金,耕耘不辍。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始终锚定“三农”基本盘,以奋斗为笔、以实干为墨,持续书写老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