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勇)今年以来,息县政务服务大厅始终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通过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政务服务在高效运转中透着民生温度,成为群众口中“办事不费劲、心里暖融融”的贴心港湾。
“以前上班没时间来,下班想来又怕关门,现在好了,下班后过来照样能办业务!”昨日,刚在息县政务服务大厅延时服务窗口办完社保转移手续的居民王先生笑着说。针对上班族“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普遍痛点,该大厅精准施策,全面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将服务时间延伸至非工作时段,覆盖的业务范围直击群众需求,从企业开办时的营业执照办理、经营许可审批,到群众生活中的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这些与生产经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高频事项,全都纳入延时服务清单,让群众不再为“时间冲突”犯难。
为让延时服务不打折扣,该大厅下足了“绣花功夫”,持续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定期开展政策解读、流程演练、服务礼仪培训,确保大家对延时办理的业务“门儿清”;重新规划厅内的引导标识,采用醒目的色彩和清晰的文字,标注出延时服务窗口的位置、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让群众一进大厅就“找得到、看得懂”;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和功能区提供咨询引导,从取号、填表到材料提交全程协助,让群众在非工作时间也能办得顺畅舒心。
在服务特殊群体方面,该大厅更是拿出了“实打实”的举措,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熟悉办事流程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专门设立帮办代办专区,配备了一支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帮办代办队伍。从进门时的搀扶引导,到办事时的政策解读、表格填写,再到材料提交后的进度跟踪,帮办员全程“一对一”陪伴,像对待家人一样提供“全链条”服务。
目前,该大厅在休息区配备了饮水机、充电宝、应急药品箱,供群众随时取用;设置免费复印打印点,提供纸张、笔墨和订书机,解决群众“忘带材料”的燃眉之急;专门设立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让“办不成”的烦心事变成“能办成”的顺心事。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