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装满大石块的玻璃瓶,看似没有空间,但大石块的空隙间还可以容纳一堆小石子,小石子的缝隙里还能继续填充细沙。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市场缝隙理论”。
景红实业有限公司深耕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拼出广阔前景;泰禾木业有限公司利用林业“三剩物”和建筑废料加工板材,推出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产品;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速通信连接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光学零部件制造基地……我市不少中小企业深耕“市场缝隙”,成为补链强链的坚固一环和细分市场的佼佼者,这样的现象带来诸多启示。
市场永远存在“缝隙”,倘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看准机会,通过创新形成技术和产品优势,就有可能赢得细分市场。城市的发展同样需要寻找“缝隙”。以文旅为例,不少地方跳出传统资源依赖,转向挖掘小众特色,塑造差异化体验,成为新的增长亮点。这些实践表明,与其在“红海”中挣扎,不如在未被充分关注的“缝隙”中创造机遇。
从明年起,我国将进入“十五五”时期。近期,信阳发布通告,诚邀全市广大市民、社会各界人士为信阳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此举不仅可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体现出信阳正以主动姿态,广泛汇聚民智,精准识别、深入拓展属于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缝隙”。借此,信阳可以跳出传统路径依赖,多挖掘出那些“看似细小却充满潜力”的新赛道,通过持续深耕细作,走出一条独具老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缝隙”无处不在,发展的机遇始终向创新者敞开。对于企业如此,对于城市亦然。当我们俯身细察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或许能发现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