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晶晶
近日,秋雨持续,时急时缓。在羊山新区新申街道107国道与312国道交叉口东北角的十里河调蓄库,岸边绿树经雨水润泽,愈发青翠;宽阔的湖面水波轻漾,偶有飞鸟掠过。 “近期连续降雨,十里河调蓄库成功蓄积雨水,既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又发挥了蓄水功能。加之周边绿化完善,这里已成为一处惠及市民的街边生态公园。”河南水投申城四水同治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刘艳艳介绍。
十里河调蓄库原为周边建设中形成的边角地块。在我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项目中,项目部统筹考虑羊山新区地形地貌特点,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为目标,将原有洼地开挖建库,并对周边岸坡实施景观绿化,实现了防洪、排涝与景观提升的综合效益。
“羊山之名,相传是因过去这一带丘陵起伏、村民常在山上放羊而得。下雨时,山脚洼地形成水塘承接雨水,部分雨水沿沟渠最终汇入浉河。”家住白高庙附近的居民刘想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部分原有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天然水塘逐步消失,雨水自然流入浉河受阻。加之极端天气影响,导致雨水既难蓄存又难外排,易引发城市内涝。
如何实现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我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解决方案。该工程是一项集城市供水与河湖生态补水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资源利用工程,通过从出山店水库引水,利用取水口引渠、隧洞、干线管道等输水设施,经泵站、调蓄库及新整治河道,联通淮河与浉河水系,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城市循环水网。
“沿线的调蓄库共规划建设11座,从乔庙调蓄库至马岗东调蓄库,既实现了从出山店水库引水进行生态补水,又在汛期有效集纳周边来水,保障排涝顺畅,形成新的通畅内河水系。”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耿萍表示。
据了解,十里河调蓄库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10米,总占地面积50亩,其中水面面积29.8亩。正常蓄水位98.5米,相应库容8.35万立方米,最低生态库容0.87万立方米,调蓄库容7.48万立方米,可作为备用水源向新申河西支补水。
“今年夏季旱情发生后,我们及时通过泵站将出山店水库水量调入调蓄库补充蓄水。部分调蓄库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与垂钓的新场所。”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伟说,“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显著改善了浉河流域生态环境,‘以水润城、以水活城、以水兴城’的建设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