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秋季的晨光斜照进新升级的商城县综治中心,掠过宽敞明亮的公共服务区。自今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该中心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入驻部门、调解组织、特色调解室等资源优势,凝聚调解合力,整合形成“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合调解”的全链条调解体系,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清晰的法治化“路线图”。
今年7月22日,商城县三和阳光城小区的业主代表和物业代表来到商城县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厅。三和阳光城小区位于商城县城区东部,近年来小区物业公司因小区绿化维护、公共设施修缮等问题与部分业主产生分歧,导致物业费久拖未缴。经社区和街道多次协调无果后,便来到商城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听完事件原委,我觉得仅分流到住建窗口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于是,一边安排群众先去住建窗口,一边立即向县综治中心主任进行汇报。”商城县综治中心受理登记工作人员谢明煌告诉记者。三和阳光城小区物业纠纷涉及法律、维权以及行业监管部门,单一部门无法独立有效进行矛盾纠纷调处,综治中心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分析研判,迅速启动“多部门联合调解机制”,联合法院、住建、司法等部门组成调解组,通过分别与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双方座谈、核查合同等方式,梳理出“绿化养护缺位”“公共设施老化”等核心问题,精准找出“服务与缴费不对等”的矛盾根源。
“为有效整合县域治理资源,打破部门协作壁垒,当一个矛盾纠纷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部门时,综治中心就会以行业部门为主体、涉及部门配合进行会商分析研判,启动多部门联合调解机制,多维度介入,让矛盾纠纷进入制度化解决轨道高效化解,将风险隐患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商城县综治中心主任汤吉磊说。
在征得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同意后,7月24日,联合调解组召集双方在综治中心联合调解室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中,住建窗口工作人员向双方解读《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物业职责与业主义务的条款,明确绿化维护、设施修缮的责任划分;法院窗口工作人员结合类似案例,分析拖欠物业费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司法窗口工作人员从情理角度疏导双方情绪,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依据相关法律政策,提出“阶梯式履约”方案。同时,协调维修单位比价、社区担任监督员,使方案兼具合法性与可操作性,促成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并签订“和解协议”。
在后续履约过程中,商城县综治中心还成立了由中心工作人员、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共同组成的三方检查组,对“和解协议”执行情况进行实地验收,持续跟踪调解成效。三和阳光城小区物业矛盾纠纷通过跨部门协同、多维度评估的联合调解机制,实现了复杂矛盾的实质性化解,充分印证了精准施策的重要性。
在商城县综治中心,不仅有多个部门进驻,还设有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以及远程视频调解室、调解达人工作室、“家+和”调解室、“老兵调解室”、联合调解室等5个特色调解工作室。同时,中心积极培育“老易调解室”“老曾帮你忙”“红色议事厅”“红色小院”“议事林”等特色解纷调解品牌,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和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此外,商城县综治中心还会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别,做到“一案一策、精准匹配”的动态响应。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寻找最优解。从行业调解的专长到联合调解的合力,从品牌调解的亲和力到司法调解的公信力,商城县综治中心凝聚起多方调解合力,构建了“多领域覆盖、全链条协同”的调解矩阵,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