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旅时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点星火 串珠链 织密网


——解锁浉河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密码

□本报记者 周涛 文/图

秋日清晨,浉河区浉河港镇夏家冲村的嘉木饮茶庄园浸润在鸟鸣啁啾与清新茶香之中。总经理陈曦引导几位游客落座茶室,游客们捧起茶盏,茶汤的韵味让众人闭目品味,或低声赞叹,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

年均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线上茶文化产品销售持续增长……陈曦坦言,“嘉木饮”能够成为连接都市人群与传统茶文化的精神驿站,得益于浉河区深挖山水茶韵、聚焦文化体验、推动“茶旅文”创新融合的精准定位与发展实践。

近年来,浉河区在全市“1+6+N”大文旅发展体系下,锚定大别山区域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消费目的地这一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双向奔赴”,不断擦亮“毛尖源地·山水浉河”品牌,让山清水秀、茶香四溢的浉河区,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民宿露营“点星火”

点亮乡村新图景

浉河区的山水之间,精品民宿与特色露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撬动乡村旅游的关键支点。

归拙园民宿位于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紧邻环南湾湖旅游公路,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总投资2000余万元。“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味我们精心准备的茶饮,更能沉浸于别致的茶空间意境中。”民宿主理人崔军表示,“我们还不定期举办茶文化研学活动,邀请游客亲手体验非遗制茶工艺的传承魅力。”

星宿川沙滩营地最高游客日流量超3万人次,成为国内露营的“天花板”;枕溪秘境、归拙园等4家民宿成功创建为河南省五星级民宿,逸舍民宿成功创建为河南省四星级民宿……这些蓬勃发展的民宿与露营地,早已超越单纯的住宿功能。

孔雀岛“亲水美景”、杉屿森林“围炉煮茶”、何家寨露营基地“古寨风情”、枕溪秘境“二十四节气”、归拙园“返璞归真”、沐风谷宿集“禅茶康养”……从零星萌芽到集群绽放,从单一住宿到融合茶艺、手作、自然教育的多元经营,浉河区的民宿露营经济正成为点亮乡村振兴的新亮点,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和创业新机遇。

公路环线“串珠链”

编织茶旅新体验

沿着精心规划的“六大环线”,游客得以更便捷地深入浉河的山水茶韵;新开通的环南湾湖旅游客运专线及L2、L3班线,40辆崭新的旅游巴士穿梭于茶园碧水间。一条条风景如画的旅游公路,正将浉河散落的“珍珠”串联成耀眼的文旅“项链”。

茶农老李感触最深:“以前路不好,好茶也怕巷子深。现在路通了,城里的大巴车直接把客人送到茶山脚下。体验采茶、炒茶的游客多了,我们的茶叶也好卖了。”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信阳茶路毛尖之旅”成功入选国家级“茶和天下”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浉河区醉美茶乡约你相见”线路也跻身全国乡村旅游精品名录。游客王先生一家自驾行驶在茶旅环线上,赞不绝口:“一路青山绿水,茶园连绵,随时停下都能品到好茶、买到地道的毛尖点心,这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主理人“织密网”

激活融合新生态

浉河文旅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群充满创意与活力的“主理人”。他们像关键节点,织就了文旅融合的生态网络。浉河区通过“文旅+”和“+文旅”双向发力,积极链接社会资本、村集体和群众。区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主理人专题座谈会,解决发展难题,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全区已吸引外来创意主理人8位,培养出本土主理人42位,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旅“主理人圈层”。

“文小新”IP的开发团队将毛尖元素玩出新花样,毛尖茶点、奶茶、啤酒等文创产品在去年国庆期间销售额就超百万元;塑造“浉河烟火”名片,预留摊位支持一批批主理人经营和大学生创业,植入非遗市集、岚line屋顶咖啡剧场、网红打卡点等沉浸式文旅场景,青春业态、地道美食、买拍游逛引来人气持续火爆,让市民及游客夏日生活“热辣滚烫”。与此同时,浉河区旅游协会的成立,以及下设的民宿、露营地等分会,吸纳了近百家企业成员,为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搭建了平台。主理人们的创意火花与运营理念,正成为浉河文旅产业全链条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赢。

下一步,浉河区将继续锚定“大别山区域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消费目的地”目标,提质“慢摇鸡公山、茶饮南湾湖、听海星宿川、邂逅浉河烟火”四大片区,全域推广“信阳小院+大主理人”模式,通过A级景区提质、产品供给提升、文化遗产传承等工程,持续深挖特色资源,丰富业态场景,让文化的画笔勾勒出更美的旅游风景,让旅游的脚步丈量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绘就浉河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