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家栋
刚刚过去的暑假,信阳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化身“暖心护航员”,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心准备“爱心成长大礼包”,以专业服务和真情陪伴,助力孩子们度过了一段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期时光,让“护童有信・阳光成长”的品牌在夏日里绽放出动人光彩。
研学路上,红色基因与非遗魅力共传承
“原来我们家乡的革命故事这么感人!”8月上旬,在信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组织的跨县域夏令营研学活动中,来自光山县的留守儿童小宇听了红色课堂讲解后眼中充满激动。这场专为70名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打造的研学之旅,摒弃枯燥课本知识,注重生动实践。在生态公园,孩子们跟随社工观察昆虫、记录植物生长,探索自然奥秘;走进非遗工坊,老手艺人手把手教授捏泥塑、编竹篮,在指尖流转间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小小心理师”互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倾听与理解,彼此鼓励分享;“团队小勇士”挑战环节,大家分工协作、共克难关,在欢声笑语中凝聚团结力量。
“以前暑假总待在家里看电视,这次不仅结识了新朋友,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特别开心!”手捧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小宇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筑牢安全防线,多管齐下守护“少年的你”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水域标识,我们能靠近吗?”在罗山县灵山镇的防溺水课堂上,民政工作人员举起危险水域标识图片,与孩子们开展互动问答。为筑牢暑期安全防线,我市各级民政部门积极部署,联合多部门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保护伞”。 淮滨县“安全闯关赛”现场气氛热烈,30名小选手依次挑战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网络安全“五大关卡”——辨认交通标识、模拟溺水自救、排查居家隐患、辨别网络陷阱,每通过一关即可获得一枚“安全勋章”。“通过游戏学习安全知识,比单纯听讲更有趣,我现在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了!”成功集齐勋章的留守儿童小欣自豪地说。 商城县清塘坳村的农家院里,民政“安全宣讲员”用方言讲故事、发放安全手册,22名留守儿童听得聚精会神;志愿者们顶烈日走访入户,为全市627名孩子送去“安全小贴士”,让安全知识走进家庭、深入童心。
暖心守护,微心愿里传递大温暖
“我想要一个新书包!”“希望能有一套画笔!”在淮滨县“萤火微光,童梦启航”微心愿征集活动中,27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写下小小愿望。令孩子们惊喜的是,短短数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便化身“圆梦使者”,将书包、画笔、篮球等礼物送到他们手中。接过心仪礼物,孩子们笑容灿烂,一张张笑脸成为这个夏天最美丽的风景。 除物质关怀外,心灵陪伴与成长支持同样重要。在“情绪小管家”课堂上,社工通过趣味动画和互动游戏,帮助30名孩子学会识别与管理情绪,与情绪“做朋友”;商城县“童心向党 红色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中,20名孩子唱红歌、听革命故事、参观红色遗址,让红色基因植根心田;罗山县民政部门为临时监护儿童安排爱心志愿者辅导课业,为25名孤儿对接“爱心陪伴计划”,并协助4名儿童成功申领助学金,以切实行动护航求学之路。
新学期虽已经开始,但我市民政部门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将持续不断。下一步,市民政部门将继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精心培育“护童有信・阳光成长”品牌,让每一颗童心都享受阳光沐浴,助力每一个孩子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