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青春赋能共筑青年友好城


□向炜

作为革命老区,信阳红色基因深厚,如何让这片红土地焕发新的活力?关键在青年。前不久,我市召开“大别红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座谈会,7名博士研究生与政府部门共话青年发展大计,为信阳打造“青年友好城”注入了新动能。

青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近年来,信阳在吸引青年人才上持续发力,打造“大别红营”研学品牌,让青年在红色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建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政策扶持;举办“青年人才论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这些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扎根信阳、建设信阳。北京大学博士张明在座谈会上建议:“信阳的红色资源可以与大中小学思政课深度融合,让青少年在研学中感悟革命精神。”这一思路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建设青年友好城,关键要解青年之需。市文旅投集团聘请硕博团队担任顾问,正是以智力赋能发展的创新之举。放眼全国,成都建设“蓉漂”人才驿站,提供“七天免费住”政策;长沙打造“网红城市”,用烟火气吸引年轻群体;嘉兴打造“青创之城”,吸引数万名青年返乡创业;井冈山推出“红色研学+生态旅游”模式,成为青年打卡胜地。信阳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在创业扶持、住房保障、文化供给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发挥大别山红色资源优势,开发沉浸式研学课程,建设青年喜爱的文创空间,让红色文化与青春创意碰撞出火花。

青年与城市,是双向奔赴的关系。当城市为青年提供成长舞台,青年也会用智慧和热情反哺城市。期待信阳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青年政策,优化创业环境,让更多青年在这片红土地上放飞梦想、成就精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