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市工商联会员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杨长喜

近日,汪帅再次来到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的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水稻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潘总是村里的名誉村主任,始终牵挂村里的事务。作为公司一员,我理应在业务范围内协助履行好村主任的职责。”汪帅说。

汪帅是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醉美天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为响应市工商联号召,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数月前,该公司董事长潘道荣受聘担任月儿湾村名誉村主任,进一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提升村民收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该公司在村里推广优质稻种植。一批技术人员随之深入田间,帮助村民实现优质稻种植提质增效。

作为市工商联53家直属商协会中绿色食品行业协会的代表企业,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的实践是全市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市工商联各直属商协会及会员企业纷纷投身这一实践。 自去年8月起,为助推结对村实现产业振兴,信阳市民营企业发展交流商会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及轮值小组赴浉河区游河乡姚湾村调研,并邀请农业专家对该村土壤条件、种植养殖基础及水源灌溉系统进行专业分析,指导村民开展特色种植养殖。

今年5月,信阳市福建商会前往固始县柳树店乡平原村,捐赠办公设备,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协助修建公共厕所,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和乡村环境质量。

一桩桩、一件件,53家市直属商协会及其会员企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直属商协会累计深入结对村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20多次,捐款捐物总价值逾40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年复一年的坚持,更是企业家践行社会责任、牢记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无公害水稻试验田的落地、生态种植合约的签订,标志着帮扶方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经常性与村干部、村民沟通交流,拉近距离、凝聚共识,助力村民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一场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蓬勃开展、生根发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