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高效低损 增产增效


固始县举行再生稻收割现场观摩会

本报讯(记者 胡俊杰)近日,在固始县沙河铺镇,一场以“低碾压机械化”为核心技术的再生稻收割现场观摩会正在进行。该县种粮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齐聚一堂,目光聚焦于田间正在作业的新型低碾压收割机,共同见证这一农机“新宠”如何为再生稻产业注入增产增效的新活力。

稻田里,低碾压收割机穿梭田间,在完成头茬稻谷收割的同时,脚下的稻桩整齐地立在田里,几乎没有被过度碾压的痕迹。大家通过现场观摩直观感受到了农业科技为再生稻产业注入的强劲动能。

“这种低碾压收割机,是窄履带,宽割台的设计,收割机过去以后,可以减少碾压面积,对稻茬的破坏很小,有助于二茬稻的生长。”固始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副主任胡红兵告诉记者,往年传统收割机在收割再生稻头季时,常常因履带较宽、机械操作不够精准等原因,对稻桩造成较大面积的碾压,导致再生芽受损,严重影响第二季的生长发育与产量。

再生稻作为一种“一种两收”的水稻种植模式,因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的腋芽将再次萌发、抽穗,收获第二季,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头茬收割时对稻茬的保护直接决定二茬产量。现场使用的低碾压收割机,既能稳稳抓地,又不会伤害稻茬和土壤结构。

“收割机上配套的柔性切割装置能精准控制留茬高度在40厘米左右,为稻茬再生提供最佳‘生长起点’。由于减少了对稻茬的损伤,用窄履带宽割台收割机收割后的再生稻二茬的时候亩产最高能提升近100斤。按当前市场价计算,仅此一项,每亩就能为农户多增收100元以上。”胡红兵表示,经过实际测算,采用新型收割机进行收割,稻田的稻桩碾压率明显降低,再生芽的保留情况良好。这将为第二季再生稻的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有望进一步提高再生稻的种植效益。

“用了新机器,不光是增产,还省了不少事,以前头茬收完,损伤也大,还要多花钱。现在机器一过,直接就能等二茬生长,我们这800亩稻田光人力物力就省不少。”固始县新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饶培军告诉记者,不仅是增产,低碾压机械化技术还节省了人力、物力。

据了解,我市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再生稻种植面积100万余亩,通过加强农机手收割技能培训、推广新型窄履带宽割台收割机,预计二茬稻可增产20%左右,亩增产100斤以上。面对高温天气对再生稻的威胁,市农科院科技人员迅速行动,通过田间管理、施肥、收割等一系列技术指导,现场测产再生稻头季稻平均亩产达1500斤左右,为全市再生稻种植收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