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
“以前跑长途最怕找不到歇脚处,现在有了这个‘家’真方便!”昨日,在107国道新申段跑了十年运输的王师傅表示,如今每次途经这里,他都会把车停进路边那栋挂着红色招牌的建筑。这个由羊山新区新申街道党工委打造的“司机之家”,已成为往来货车司机们口口相传的“暖心驿站”。
记者走进占地300平方米的“司机之家”,眼前暖意融融:手机充电站前,有几位司机正在给手机充电;读书角旁,有人捧着杂志小憩;洗衣房内,滚筒洗衣机发出规律的运转声……这个依托大别山商务宾馆建成的服务阵地,凝聚着基层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特殊关怀。
“有时候跑长途,路上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找不到,更别提好好休息了。”王师傅说,“夏天驾驶室里闷热难耐,冬天又冷得像冰窖,能有个地方喝口热水、洗把脸,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据了解,货车司机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日夜兼程,承担着城市物流运输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他们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吃饭只能靠路边摊,休息只能在驾驶室凑合,手机没电了找不到地方充,衣服脏了也没法洗。更让他们头疼的是,一旦遇到劳资纠纷或交通事故,往往求助无门。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大多司机师傅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吃住都在车上。”新申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辖区内有3个大型产业园区、2个农贸批发市场,日均货车流量超2000辆次。针对司机群体反映的问题,街道整合辖区非公企业党支部资源,仅用两个月就建成了这个多功能服务站。
除了基础生活服务,“司机之家”还藏着不少暖心细节。急救箱里常备肠胃药和跌打损伤药,墙上贴着附近汽修点和24小时餐厅的联系表……此外,羊山新区工会服务窗口每周都有律师驻点提供咨询服务。
据悉,该站点运行半年来已服务司机逾1.2万人次。街道正计划增设淋浴房和智能储物柜,实现空车位查询、预约洗衣等智慧服务。正如墙上一句标语所写:“这里不是驿站,是您流动的家。”
夜幕降临,107国道上依旧车流不息。但在“司机之家”的灯光下,几位刚停好车的司机正围坐在桌旁,一边吃着热腾腾的泡面,一边聊着路上的见闻。对他们来说,这个小小的驿站,就是漫长运输路上最温暖的“家”。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