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别让暑假在“躺平”中虚度


□向炜

暑期过半,有的学生沉迷游戏、作息混乱,有的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如何摆脱“躺平”模式,让剩余假期成为成长路上的精彩篇章?可以选择走出家门、投身实践,或者家庭共学,关键要让每一天都充满探索、实践与收获。

走出家门,让知识“活”起来。书本上的知识若只停留在纸面上,难免枯燥。不妨走进科技馆、博物馆,亲手操作实验装置,感受科学的神奇;或参与社区组织的自然观察活动,记录昆虫、植物的生长变化。罗山县近日组织的科普阅读实践就证明,当孩子们亲手组装天平、制作“笼中鸟”模型时,抽象的原理立刻变得生动有趣。大学生亦可带领中小学生开展趣味科学实验,让知识在互动中传递。

投身实践,让能力“强”起来。假期是锻炼综合能力的绝佳时机。中学生可以尝试参与志愿服务,如图书馆管理员、社区环保宣传员;大学生则可结合专业特长,参与乡村振兴、社会调研。北京某高校学生暑期走进乡村,用短视频帮助农户推广农产品,既贡献了智慧,也提升了沟通与创新能力。这样的实践经历,远比宅家刷手机更有价值。

家庭共学,让成长“暖”起来。家长与其焦虑孩子虚度光阴,不如共同规划有意义的家庭活动。比如,一起学做几道菜、完成一次短途骑行,或共读一本好书并交流心得。苏州有个家庭每逢暑假便制定“家庭挑战计划”,如学习编程、拍摄微电影,在协作中增进感情,也培养了新技能。

暑期不是“躺平”的借口,而是自我提升的机遇。无论是科学探索、社会实践,还是家庭共学,只要主动规划、积极行动,每一天都能过得精彩纷呈。让我们珍惜剩余的假期时光,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让这个暑假成为难忘的成长记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