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 见习记者 胡雪佳
“以前这片地荒着十分可惜,如今流转给葡萄园,我们每年不仅能拿到租金,还能在园内打工,一年下来能多挣两万多元呢!”昨日,在羊山新区二十里河街道董岗社区的华湘葡萄园里,村民严秀莲一边采摘葡萄,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刚来时不少土地是撂荒地,是街道干部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才顺利流转到228亩连片土地。”葡萄园主理人姚志强至今记忆犹新。从协调土地流转,到解决水电等基础设施难题,再到精准对接周边农户,街道成了坚定“引路人”。
有了稳定的基地,姚志强和妻子张洙巾便潜心在葡萄架下书写技术精进的篇章。2014年,他们遍访全国葡萄产区,引进了优秀的阳光玫瑰品种及配套技术。为了追求更高品质,2019年,他们远赴国外考察。当地葡萄能卖到上百元人民币一斤的“天价”,让张洙巾深有感触:“秘诀就在于对品质极致的追求。”这次考察坚定了他们“减产提质”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夫妻俩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调整,并与专家和农协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交流。正是他们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使得华湘葡萄园喜迎丰收季:所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不仅长期稳定供应山姆、百果园等一线水果零售终端,还成功出口至东南亚地区。更为振奋人心的是,2019年和2020年,他们种植的葡萄连续荣获全国葡萄品质评选金奖,成为董岗社区乃至信阳市名副其实的“家乡骄傲”。
葡萄品质越种越好,带动乡亲致富的根基也越扎越深。在二十里河街道的支持下,葡萄园将带动就业作为重要责任,常年优先聘用周边闲置劳动力。据统计,葡萄园已稳定带动本社区40余户、周边30余户村民就业,每户年均增收约2万元。
如今,华湘葡萄园探索的成熟技术和“技术托管”方案,已走出董岗,在河南、湖南、湖北等沃野上生根发芽。“街道帮我们对接了周边县区的农业部门,让更多农户能便捷地应用我们的种植技术。”姚志强表示,“就像政府倾力帮助我们一样,我们也希望把这份经验传递出去,帮助更多的人种出致富的好葡萄。”
从一片撂荒地到挂满“金奖”硕果的丰产园,从夫妻俩的创业梦到70多户村民的致富路,华湘葡萄园的成长故事里,浸润着创业者扎根土地的执着汗水,更镌刻着二十里河街道“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担当。正如街道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好桥、铺好路,让好产业扎根,让好日子开花结果。”
眼下,又一批饱满的阳光玫瑰即将迎来成熟季。葡萄架下,累累硕果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芬芳,也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