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蒋佳莉
“夜市的烟火气,要有安全托底才暖心。”8月7日晚,常来夜市散步的市民李大姐捧着刚买的小吃,看着摊主公示的健康证和食材检测单,笑容里透着踏实。
夜幕降临,息县的夜市在阵阵吆喝声中热闹起来,烤肉的焦香、糖水的清甜伴着晚风飘散。这份鲜活的烟火气,展现着城市蓬勃的活力。而食品安全,正是守护这份热闹的“定心丸”。该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夜市小摊点分散、规范难的问题,打出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筑牢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确保夜市经营规范有序,必须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该县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身影时常在暮色中出现在各个摊位前,从食材储存到餐具消毒,逐项细致检查。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2人次、执法车辆56台次,检查小摊点443家次。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隐患均已完成整改,可能危害群众健康的源头风险得到及时消除。
经营者心中有数,安全才有保障。“哪些食材禁用、健康证如何公示、进货台账怎样记录”等关键环节,均被纳入800余份《致食品小摊点经营者的一封信》宣传材料中,由市场监管工作人员逐一送达摊主。针对部分经营者对备案流程不熟悉的情况,该县市场监管部门专门举办培训班,100余户摊主集中学习法规、掌握技能,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并逐步转化为日常经营的自觉行动。
筑牢食材源头防线,方能确保每一口美味安心入口。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该县市场监管部门对84批次原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对蔬菜农残、肉类检疫等项目严格把关。小摊点备案登记工作同步高效推进,110户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已取得备案卡。摊位信息、进货来源、检测结果一目了然,每份端上餐桌的美食都有了清晰可溯的“身份档案”。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绷紧监管之弦,对新情况新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处置,以更扎实的举措守牢安全底线,让夜市的烟火气始终氤氲着安心的味道、温暖群众的心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