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醉”美守护者


——记市中心医院手术麻醉外科团队

□本报记者 袁野

通 讯 员 范淼 梅雷

在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隐身于无影灯下,以专业与坚守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初心与使命——他们就是市中心医院手术麻醉外科的麻醉医生们。

患者手心的汗,是他们最沉的责任

“安全”是麻醉医生工作的基石。每一次术前评估、麻醉诱导、生命体征调控及突发险情处置,都是对他们的严峻考验。这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严谨工作作风和扎实专业技能。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极致追求,正是他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2023年至2024年,在市中心医院党委的引领下,在手术麻醉外科、外科医学科的支持下及麻醉科主任涂立刚的带领下,羊山院区麻醉科完成手术麻醉2万余例,实现“零死亡、零纠纷、零投诉”的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获评“医院先进集体”,并于2024年荣获“清廉科室”称号。

“舒适无痛”是麻醉医生职责的延伸。他们的工作不仅局限于手术室内麻醉,更涵盖了手术室外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急慢性疼痛诊疗等领域,致力于消除患者痛苦、提升就医舒适度与满意度。通过与产科协作,将分娩镇痛比例从30%提升至50%,显著改善术后镇痛质量与数量;与口腔科合作开展“无痛口腔”诊疗;麻醉睡眠门诊为重度睡眠障碍患者带来希望。

地板上的汗渍,是党员冲锋的印章

麻醉工作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手术时间不可预测,急诊抢救随时可能发生,麻醉医生需24小时待命。无论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产妇,还是EF值低下全心扩大的肠梗阻患者;无论是出生4小时的新生儿,还是期颐之年的老人,麻醉科团队总能有力支撑各手术科室。这种默默坚守与昼夜付出,正是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甘当绿叶保障手术成功,甘守幕后守护患者平安。

2022年7月,羊山院区一位隔离的脾破裂患者急需手术,当时手术室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硬件设施不完善。该院普外二病区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施手术麻醉。术后,身着汗湿手术衣的医护团队躺在冰冷地板上,心中充盈着职业成就感与为民服务的自豪感。他们充分展现了麻醉人的大爱无疆与担当精神,彰显了医者对人民的赤诚关爱与仁心本能。

新苗破土的声音,是团队传承的光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新药物、监测技术与管理理念不断涌现。麻醉科团队积极带头学习新知识、精进技能、钻研技术。2024年,科室协同心内科开展“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2025年,开展“非插管全麻下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等高精尖麻醉技术。同时,注重团队建设,羊山院区麻醉科6人攻读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通过与上级医院合作,成功申请市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能见中心项目1项、多中心临床研究2项、GCP项目2项。这些成果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获得国内专家认可。

今年,科室受邀在国家级和省级会议各授课一次,分享的术后镇痛质控分析广受好评;新增3位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委员,切实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当外科医生接过锦旗,其中凝聚着麻醉医生高度紧绷的神经;当产妇亲吻新生儿,笑容里蕴含着麻醉医生精准的用药智慧;当百岁老人顺利出院,脚步中承载着麻醉医生的悉心守护。手术室的无影灯,照亮的不仅是手术台,更是医者的初心。市中心医院手术麻醉外科的麻醉医生们,将继续以专业为帆、以奉献为桨,守护好每一个生命的航程。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