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大别山区的“护心人”


——记商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

□本报记者 袁野 通讯员 杨翔

他们24小时待命,分秒必争,只为在生死边缘夺回最宝贵的心跳;他们扎根基层,勇攀技术高峰,只为让山区百姓重获“心”的希望。他们,就是商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

守护心脏,分秒必争的“生命竞速”​

时间是心肌,时间是生命。该院心血管内科自2019年成立胸痛中心以来,通过多学科合作,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健全各项诊疗制度,为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搭建了急救“高速路”,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为持续提升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效率与质量,该院建立“商城县医健集团心血管大学科建设微信群”及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无缝连接县域内各级医疗单位。

2022年8月25日午夜,该院胸痛中心团队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患者突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转运途中将患者病情及心电图发送至该中心微信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通知后,胸痛中心主任熊晨晖及心内科值班医护人员立刻到位,开辟绿色通道,让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进行检查和手术。仅不到一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365天×24小时”的工作状态,是该团队繁忙工作的一个缩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更是他们对“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救治理念的完美诠释。

扎根山区,勇攀高峰的“技术先锋”​

自2008年建科起,心血管内科团队就立下了让山区百姓“大病不出县”的志向,持续攀登技术高峰。在院党委的鼎力支持下,团队持续派遣骨干赴国家级三甲医院学习,不断将尖端技术引进县域。

医疗技术永远是学科发展最有说服力的标准。该科在本县率先开展动态心电图、无创心功能测定、食道电生理检查;建立首个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率先应用磁反射治疗脑梗死及后遗症;2016年组建信阳市首个体外反搏中心;2017年在全县率先开展动脉硬化检测诊疗高血压研究。一项项新技术的应用,为大别山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获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自2018年启动心脏介入技术以来,该科现已覆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全领域诊疗,已熟练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CI)、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室速)、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等高难度手术。

2021年,该院入选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体系,成为河南省首批“高血压防治中心”及胸痛、房颤、心衰三大专病建设单位。2023年,高血压专科获批河南省首批县级特色专科,同年,胸痛中心标准版获得认证,为急性胸痛患者打造了“一站式”绿色救治通道,有效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2024年,房颤中心成功通过“第七批次国家基层房颤中心”认证,并斩获国家“优秀基层单位奖”和“优秀质控单位奖”。

科研赋能,服务基层的“健康使者”

作为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团队服务覆盖大别山区近百万人口,年门诊量超5万人次,年抢救危重症患者超900例。

科研是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团队人员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20余篇,其中《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获省级期刊刊载,《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86例临床研究》获信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此外,心血管内科持续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定期赴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基层急救能力,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打通生命救援“第一公里”

生命至上,初心如磐。他们用执着坚守和永不停歇的奔跑,将技术淬炼成守护生命的坚实盾牌,将仁心铸就为驱散病魔的闪亮长剑。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勇士,是播撒健康希望的使者,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日夜守护着人民的心跳,谱写着医者仁心、奋斗不止的壮丽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