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警惕诱骗 避免损失


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农民朋友防范非法集资

本报讯(记者 高晶晶)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合作社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致使一些农民朋友遭受巨大损失,为保护好农民利益,市农业农村局发出相关防范提醒。

在《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警惕打着“农民合作社”旗号的非法集资陷阱》中,市农业农村局从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警惕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如何防范非法集资三方面进行解读。

据了解,在农民合作社领域,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合法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打着响应国家政策、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幌子,编造虚假项目,夸大投资规模和盈利前景,最终却卷款跑路,给参与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包括:一是虚假宣传,夸大合作社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承诺不切实际的高额回报;二是承诺保底,以保本付息、定期分红等方式吸引农民投资,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三是亲情诱骗,利用亲情、友情关系,向熟人、亲友进行非法集资宣传;四是隐蔽性强,通过私下签订协议、口头承诺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逃避监管。

该局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选择正规、合法、有实力的合作社参与合作,签订正规合同或协议,并妥善保管好相关凭证和资料,定期关注合作社领域的动态变化,维护好切身利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