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晗
7月23日清晨,淮滨县东湖的白鹭岛一派生机勃勃。眼下正值鸟类繁殖旺季,牛背鹭、白鹭等20余种鹭鸟在此栖息繁衍,数量已达数万只。绿树枝丫间,鹭鸟或低头理羽,或衔枝筑巢,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为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灵动。
“每天来湖边散步,都能看到数千只白鹭同时振翅腾空,那场面壮观极了!这两年,明显感觉鸟类数量越来越多。环境变好了,连带着心情都格外舒畅!”当地市民彭明明高兴地说。
为何白鹭对淮滨情有独钟?答案藏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里。淮河干流贯穿淮滨全境,闾河、洪河等250公里水系纵横交错,8.7万亩水域串联起“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湿地链,为鹭鸟提供了理想家园。
“白鹭是‘环保鸟’,对水质、空气、食物要求极高。它们选择淮滨,就是这里生态优质的‘活指标’。这片‘白鹭天堂’,正是我们‘梦里水乡’生态修复工程的亮眼答卷。”淮滨县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李玲介绍。
这份生态答卷,凝聚着淮滨人20年的努力。当地大力实施水系连通,构建起“百里河道、千亩湿地、万亩水域”的生态廊道;22个街角公园如绿宝石般点缀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1.06平方米。
“从20年前寥寥几十只鹭鸟,到如今增长千倍,淮滨用行动诠释了生态修复的力量。曾经的‘断头路’成了生态廊道,‘卡脖河’成了候鸟港湾。”李玲感慨道。
万鹭翩跹,不仅绘就生态画卷,更舞动了绿色经济。当前,淮滨正以水为脉,加速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生态观光、研学旅游、自然摄影方兴未艾,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白鹭展翅间,生态旅游、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暮色渐浓,鹭群归巢,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故事仍在续写。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