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
“十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多亏了街道干部和社区干部的耐心调解!”近日,罗山县丽水街道高湾社区居民王女士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难掩感激之情。这起因2平方米杂物间引发的10年邻里纠纷终于得到化解,成为“微事不出网络,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事情要从王女士筹备子女婚房说起。隔壁龚女士家十几年前搭建的杂物间,紧贴王女士住宅墙体,间距仅30公分,向前超出墙体70公分,既影响出行又有碍美观。多年来,两家人因这事多次争执,邻里关系日趋紧张,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今年,丽水街道工作人员在高湾社区开展大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即启动矛盾调解机制。考虑到双方情绪激动,工作人员采用“背靠背”方式,分别倾听诉求、安抚情绪,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方式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王女士筹备婚宴,图的是喜庆和睦;龚女士的杂物间虽建在前,但邻里和谐才是长久之计。”
经过多次沟通,双方心结终于解开了:王女士主动到龚女士家为前期冲动吵骂道歉,并握手言和,两人友好协商化解了多年矛盾。两家人都激动得红了眼眶,连声道谢。
这起纠纷的化解,正是丽水街道运用“枫桥经验”解决问题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整合多方力量,提升多元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让“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暖流在每个角落流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