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飞行员,驾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特别喜欢看军事类的书籍,从小就想当一名军人”“家长和老师一直教育我,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报效国家”……昨日,记者在与信阳市二高今年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的学生座谈时,翁应先、倪学东、刘振鹏等同学,纷纷表达出爱国情怀。
2025年空军招飞,平桥区12名学生被录取,连续12年保持录取人数全市第一。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平桥区招飞“出圈”的重要密码。
“要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首要的就是坚定深植于内心的政治理想。为了更生动地展现思想引领的重要性,我利用课余时间,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献身国防和飞行事业的决心,进一步坚定报考信念。同时,让学生明白‘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保卫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既有助于坚定学生成为‘空军飞行学员’的理想,又能增强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的自律和刻苦。”信阳市二高招飞专干涂洋说。
同时,平桥区每年都积极对接济南空军招飞中心,邀请现役飞行员开展“招飞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宣讲会、宣传片、宣传手册等载体,全方位向学生及家长解读招飞流程、职业意义与价值,让招飞政策深入人心。并以“家长说明会”“家庭访谈”等形式,向家长详解招飞流程、职业发展及保障政策,消除家长顾虑,引导家长成为学生的坚强后盾。
加强培优,提高文化成绩,是平桥区招飞“出圈”的又一密码。涂洋介绍,培优之道,在于依据每位学生的独特差异,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策略。建立健全每位学生的培养档案,精选难度适中的习题供其练习,助力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展翅高飞,树立并增强学科自信。此外,积极构建和谐互助的班级学习氛围。倡导学生们彼此学习、相互扶持,携手共进。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可以扮演学习导师或榜样的角色,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
自2003年空军在我市招飞以来,平桥区从“被动选拔”到“主动储备”,从“单一达标”到“综合发展”,不仅交出了“招飞人数全国领先”的优异答卷,更探索出“教育赋能国防”的特色发展路径。正如信阳市二高校长刘涛所说:“每一位飞向蓝天的学员,都是立德树人与强军目标同频共振的生动见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