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直播+N”赋能乡村振兴


(上接第一版)更推动农业生产向“市场导向”转型,形成“能人带动、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

“直播+服务”,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光荣的退伍军人,或是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现在有这样一个扎根家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吴明村党总支书记盛娜在直播间发布了“村(社区)后备干部招募令”,详细讲解返乡政策。

直播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搭建了村干部联通在外村民的信息平台。村干部在带货过程中穿插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答复,将直播活动变为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抓手”,实现带货与服务共惠双赢。

“在学校里入了党,现在毕业了党组织关系想转回户籍地,首先要与户籍地党支部取得联系……”五里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宋磊针对直播间观众提出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问题作出解答。

直播中,村(社区)干部还融入解读乡村振兴补贴、农业技术推广等惠民内容,通过弹幕互动解答群众疑问。

“以前政策宣传要挨家挨户跑,现在一场直播就能覆盖上百人。”葛乾坤介绍,“直播间里网友提的问题,我们都会记录在册,确保件件有回音。”

群众通过评论留言反映道路修缮、灌溉设施维护等诉求,村干部第一时间记录并跟进解决,实现民意收集信息化。开播以来,该团队累计开展政策宣讲70余次,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处理群众诉求60余件。通过“线上接单、线下落实”的创新模式,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更加精准高效。

“直播+实践”,从“传统干部”到“斜杠青年”

“从最初的镜头恐惧,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锻炼的重要性。”王岗村党支部书记孔德龙深有感触地说。

团队成员通过系统学习短视频制作、数据分析、直播运营等数字技能,不仅提升了自身专业能力,还带动20余户农户掌握了电商基础操作。在实践锻炼中,他们实现了服务能力与市场思维的双重升级,直播活动已成为十里镇村(社区)干部能力跃升的“新赛道”。

在处理售后问题时,团队建立了“1小时响应、24小时解决”服务机制,群众购物满意度大幅提升,村干部的沟通协调、应急处突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全方位锻炼。

目前,探路团队成员已从成立之初的5人扩展到16人,平均年龄33岁。通过“以干代训”的方式,年轻的村(社区)干部正成长为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实现了“带货”与“带队伍”的双赢。

在党建引领下,人才在乡村集聚。年轻村干部化身为“流量主播”,架起党群互动的“新桥梁”,以直播“流量”撬动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增量”,探索出“基层治理数字化、集体经济多元化、电商助农常态化、干部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