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直播+N”赋能乡村振兴


——光山县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纪略

□本报记者 王凌云 通讯员 曹磊

“家人们,欢迎支持十里镇村干部探路团队。我们有乡亲们精心种植、培育的特色农产品,不打农药、绿色天然。首先,给大家带来的是咱本地种植的营养美味的羊肚菌……”昨日,在“光山三人行”直播间,光山县十里镇兴达社区党支部书记葛乾坤正以“主播”身份推介家乡好物。

据悉,该直播间由十里镇各村(社区)青年干部自发组织成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他们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屋建成直播基地,搭建直播平台,并利用业余时间直播推介家乡特产,宣讲惠民政策,解答群众难题,将直播间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云上阵地”。

近年来,光山县探索出“直播赋能乡村振兴”治理新模式,培育了“村支书电商联盟”“村干部探路团队”等特色品牌。在这里,村(社区)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推广家乡特色产业、文旅资源,宣讲惠农便民政策,积极参与公益,倡树文明新风,不仅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直播+助农”,从“土货滞销”到“品牌出圈”

十里镇位于光山县城北部,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过去,农户受传统思维影响,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大量优质土特产难以外销。近年来,部分村(社区)“两委”青年干部突破传统销售模式,以电商直播带货形式推介家乡土特产,既解决了农产品“难卖”问题,又为村集体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团队深入挖掘本土资源,聚焦手工油条挂面、苗木花卉、香菇酱等特色农副产品,培育“十里镇村干部探路团队”电商品牌,将农产品销售从“低价批发”转向“优质优价”,实现“土货”变“俏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今年以来,已累计开播110余场,直播间销售额32万余元。

“看到乡亲们的农产品通过直播卖出去,特别有成就感。”五里店社区90后干部、主播董新阳笑着说,这种模式不仅促进农民增收,(下转第二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