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徐蓓

摘要: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因此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价值观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家庭、学校、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构建更加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生活实践;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六周岁,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未成年人。据调查,留守儿童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进行监护,此种监护方式较为普遍。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属代为监护。

留守儿童所处的时期正是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和父母分别,相比正常家庭来说,留守儿童在抚养、关怀和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也因此会产生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容易性格孤僻,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依靠和保护,因此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逆反心理较强,同长辈、老师、家长、同学的对抗情绪严重;一些留守儿童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消磨时间,渐渐成了“小电视迷”“网上游民”,形成对电视或网络的依赖;有些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行为道德失范,而且很难及时得到纠正。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沟通交流的形式多以电话和网上视频为主,沟通交流时间、次数有限,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二)学校教育的不足。部分农村小学,经济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和教育。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效仿心理、好奇心较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首先,外出务工的父母要与孩子定期交流和沟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更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其次,父母还要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最后,临时监护人或者其他亲属也要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是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配备专业性较强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班主任要建立详细的班级留守儿童档案,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家庭状况等。

三是进行家访活动。教师应走进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争取家庭支持,以更有效地进行教育。

四是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儿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校园文艺表演、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多为留守儿童创造展示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

五是重视感恩教育。很多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不关心自己,他们在外赚钱就应该满足子女的所有愿望,这是父母对他们的一种感情偿还。这种偏激思想必须及时纠正,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外出务工的目的,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尊重父母。

(三)发动社会力量,完善帮扶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帮扶保障制度。为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二是建立包保责任制。由帮扶领导小组牵头,建立长期包保机制,包保责任人需定期走访,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关爱。三是组建志愿者队伍。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组建由爱心人士、老党员、老干部等各类人员共同参与的志愿者关爱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后辅导和文体娱乐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革新,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18年农村留守儿童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8-09-01

[2]《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

[3]聂应德;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监护人类型及其成长影响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王树涛;留守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信阳市羊山实验小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