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河两岸”书写融合答卷


(上接第一版)

在淮河南岸,生态沃土滋养诗画乡村——

3400公顷的淮南湿地内兔子湖、方家湖、乌龙港等湖泊星罗棋布,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淮河之畔;

邓湾乡的“淮畔草原”让闲置河滩变身“诗与远方”,串联淮河风光带、千亩沧海桑田、林下茶场等资源,打造“春赏花、夏露营、秋丰收、冬民俗”四季旅游线路;

“四好农村路”贯通全域,乡村旅游让农产品变商品、农房变民宿;

东乡云照生态观光园、金海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文旅项目同步加速推进,建成后将大大激发“淮河文化+城市经济”的新活力,为“诗画淮河”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港口带动物流成本下降,生态文旅反哺乡村增收,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核。”淮滨县委书记谷光亚一语点透“一河两岸”背后的逻辑。

城乡共荣之路: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振兴”

淮滨的融合密码,在于让城乡要素从“单向输血”变“双向奔赴”。

以交通先行打破地理壁垒——

总里程235公里的“四好农村路”蜿蜒如网,串联全县各乡镇,形成“县城—乡镇—村庄”半小时通勤圈,城乡要素流动提速;

京港台高铁规划落地,规划建设高铁新城片区和第三座跨淮河大桥,未来将实现“15分钟进高铁站、30分钟达机场”的立体交通格局。

交通血脉的畅通,让北岸的港口经济与南岸的生态经济深度互动,城乡要素在“路”与“桥”上奔涌交融,一条淮河串联起城乡产业的“共富链”。

服务打通,则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医疗普惠,信阳市中心医院淮滨院区开诊,与19家乡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马集镇中心卫生院创成省级区域医疗次中心;

教育均衡,“云端课堂”让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高考本科进线率提升10.1%,招飞录取蝉联全市“七年冠”;

养老升级,推广“戴畈模式”,让农村“老有所养”更有温度……

淮滨的城乡融合实践,也正从“一域突破”走向“全域开花”——

生态筑基,创新“党建+路长制”,改造老旧小区14个、背街小巷8条,城区绿化覆盖率41.06%,连续5年空气质量国家二级达标;

城市提级,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高新区邻里中心、肿瘤医疗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47.67%;

治理创新,深化“十大专项整治”,完成雨污管网改造27.54公里,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一网统管”……

“‘一河两岸’的答案,写在百姓的笑容里。”淮滨县县长朱志勇一语中的。

港口与田园交响,产业与生态共舞。淮滨以淮河为轴,北岸筑强产城融合“硬支撑”,南岸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在城乡要素双向奔赴中,书写了“城水相依、两岸共荣”的崭新答卷!

“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生态与人文共舞;千万人同心奔小康,历史与未来交响”——这,就是淮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和鸣!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