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节”尽所能 奔赴美好


——我市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纪略

□本报记者 李宇

夏日时节,满屏绿意。走进信阳革命老区,所见是生态之绿的美好画卷,所遇是生活之美的绿色风光。

驾驭新能源汽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尽享绿色出行的独特魅力;生活中处处留心是“节能”,“节”尽所能为绿色生活“打call”;新技术、新领域向节能迈进,科技赋能节能降碳,“双碳”目标未来可期……

7月2日,全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启动,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活动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围绕活动主题,创新宣传方式,持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深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的社会风尚。

“我们正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加强权威媒体深度报道力度,推动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同时,采用活泼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在网站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生动鲜活地宣传展示节能降碳工作经验成效。”昨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主责主业,做好示范引领。宣传月期间,我市各级节能主管部门正围绕深入实施新一轮节能降碳行动,做好“两高”项目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等政策解读,宣传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成效,推介重点行业和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广热泵、高效电机、节能照明产品等先进节能装备。

生态是信阳最大的优势。作为老区生态守护者,我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围绕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宣传低碳城市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介绍全国碳市场的基本定位、政策目标和建设进展,介绍产品碳足迹政策设计、工作成效和地方探索,普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宣传公众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典型经验做法和国际合作成果,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低碳行动,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眼下,随着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政策在我市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实现新跃进。当下,全市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积极推介工业节能监察、节能诊断服务等优秀经验和做法,宣传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智算中心等典型案例,以及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公交、新能源出租车和网约车为推动广大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正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向全社会分享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工作成效和实践经验,在港口、码头、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绿色交通影响。”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题共答,汇聚合力。从节约粮食、节省水电、环保宣传进校园,让青少年儿童从小在心中种下勤俭节能、绿色低碳的种子,到各级机关单位、公共场所践行节能行动,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办公,再到全社会凝聚节能降碳共识,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我市节能降碳工作持续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老区节能降碳的丰富实践成果,在节能降碳的道路上步履坚定,必将交出一份出彩的绿色答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