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战高温保丰收


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精准指导再生稻生产

本报讯(记者 高晶晶)近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团队深入光山、潢川、商城、固始等再生稻主产县,开展分类技术指导,助力农户应对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为我市再生稻稳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当前,正值再生稻头季孕穗至抽穗扬花的关键阶段。针对高温天气对水稻抽穗扬花的影响,试验站专家因地制宜提出差异化管理方案。在商城县泰丰粮油等合作社,该团队针对个别再生稻品种灌浆期的特点,建议水源充足田块采取日灌夜排或长流水降温,缺水田块则通过深灌5至8厘米水层改善田间小气候,并推广磷酸二氢钾与芸苔素内酯混喷技术,增强植株抗高温能力。在固始县利民农机合作社等破口期再生稻稻田,专家强调,保持水层并抓住关键期开展“一喷多促”,通过科学施药实现防病、治虫、促灌浆、增结实、强抗逆的综合效果。

在潢川县水稻种植乡镇,该团队重点指导品种筛选、合理密植及促芽肥施用,要求严控新品种种植面积,加大基本苗密度,并在齐穗后15天精准施用促芽肥,保障两季均衡高产。

据悉,此次指导覆盖再生稻不同生育阶段,累计为10个合作社提供“一田一策”技术服务。市农科院副研究员、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赵海英表示,团队将持续聚焦再生稻生产关键节点,加强栽培技术集成,通过有力的技术指导,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