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飞鸟在林 山野生机勃发


(上接第一版)

在四望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们共救治了102只各类野生动物,其中大部分是群众发现后主动送来的。”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是我市长期坚持的具体举措,也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响应。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市政府常务会议带头组织学习,林业部门组织业务人员培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真正做到将保护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信阳珍稀野生植物图鉴》《信阳珍稀陆生野生动物图鉴》经过精心选编后正式出版,这不仅是信阳生态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公众了解自然、参与保护的重要依据。”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唤醒更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野生动植物保护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

仅2024年,市林业系统通过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开展了33次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派发各类宣传物资3万余份。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主动监督、举报违法经营或非法狩猎野生动植物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浓厚氛围,实现人人认同、人人参与、人人共治的良好局面。

兴特色 生态经济赋能和谐共生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我市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森林康养、文旅赛事、健康养生、研学教育等特色产业。

“对华北地区观鸟爱好者来说,董寨是性价比很高的初夏季节观鸟目的地——距离适中、交通便利、接待设施成熟,观察对象以南方鸟类为主,与华北地区常见鸟类具有较大互补性。”观鸟爱好者傅聪推荐道,“欢迎大家来董寨观鸟,深度体验这里的自然飞羽世界。”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实现了朱鹮人工繁育和迁地保护,还被誉为“白冠长尾雉之乡”,拥有300余种鸟类,是观鸟爱好者的重要目的地。依托丰富的鸟类资源,当地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的兴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鸟经济。如今,董寨周边农家乐有200余家,董寨老郭拍鸟基地在网络上有较高知名度,周边群众通过提供向导、食宿、农特产品等服务,每年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年创收逾6000万元,切实享受到良好生态带来的红利。

在淮滨淮南湿地、商城铁佛寺湿地、香山湖湿地、鲇鱼山水库等地,国内外大量观鸟爱好者、科研工作者、旅游观光团等慕名前来考察、观鸟和旅游,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弘扬“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宣传,年接待省内外各类培训班学员3000余人次。

连康山、董寨、黄柏山、大别山等保护地被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鸡公山、大别山、连康山、南湾林场等被授予“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鸡公山和黄柏山被命名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连康山森林康养基地成功入选“2024年森林康养产业典型案例”。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国庆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促进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进一步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林业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