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金
又到了吃芝麻叶的季节。
街市地摊上,随处可见或捏成团码放在篮子里,或泡在水盆里焯过水的芝麻叶。价格不贵:一块钱一团或两块钱一团。老年人买三两团尝尝鲜。也有青年人为了食疗,多买些回去晒干,囤积起来常吃。
卖芝麻叶的也大都是老年人,他们挣钱不容易。赶上吃芝麻叶的季节,便不会放过这个打芝麻叶换钱的商机。自己家种的毕竟有限,多数是打别人家的芝麻叶。打芝麻叶,并非暴力行为。无论是纤细的女人手、粗大的男人手,还是沧桑的老人手,拇指与食指配合,自上而下一片一片掐下来,动作一气呵成。一棵芝麻上或掐下四五片或六七片叶子,便收于手中、放进袋子或篮子里。
打芝麻叶,要讲究时间和度:芝麻植株顶端还在开花时不能打,打了会影响芝麻后期结荚和籽粒饱满;打芝麻叶不能超过整棵叶数的三分之二,那样会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直接影响芝麻籽粒的饱满度。其实,适当掐掉芝麻叶,能减少植株的营养流失,利于芝麻蒴果灌浆,也利于植株的日照和通风。
打芝麻叶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谙熟芝麻生长规律,不到可以打叶的时候,是不会贸然下手的。怕的是街市上那些“馋嘴”的年轻人,只知道芝麻叶好吃,才不管什么时间、什么限度,恨不得将每棵芝麻所有的叶子都收入囊中。
芝麻叶从采摘到入口,需要一个繁杂的过程:一片一片叶子掐下来,先要看有没有虫子,然后避开枯黄的、太嫩的,还不能弄断芝麻茎秆。一片一片芝麻叶掐摘下来,一把一把地随手放进袋子或篮子里。尽管说是最简单的劳作,反复地低头弯腰也是很辛苦的。回去洗净焯水,俗语叫“炸芝麻叶”。“炸芝麻叶”要掌握火候,焯不透、焯不熟,吃的时候嚼不烂。焯熟后还要放进冷水里浸泡一段时间,不然苦味太重,不能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芝麻叶已成为人们调节胃口的最佳食品,可包饺子、做菜、煲汤、下面条。芝麻叶面条的做法也在不断地翻新:用葱花、辣椒、姜丝和作料炒了,做成芝麻叶面条;用生羊肉加足作料爆炒后,也可做成芝麻叶面条;用高汤煨过,撒上鸡精,做成芝麻叶面条。总之,无论怎样吃,无论怎样添加作料,芝麻叶那微苦、滑腻、清香、醇厚的味道,从不会因添加作料而改变。
芝麻叶所特有的味道,就在于吃起来口感十分独特。虽然我吃了几十年,芝麻叶那种韧劲,那种愈嚼愈香的内敛气质,却仍不能准确描述出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