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讯(记者 马迎春)号角吹响踏征程,风帆高扬写辉煌。连日来,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在我市高校引起强烈反响。

全市高校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落实到今后工作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聚焦“两高四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拼搏当前锋”的劲头,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交出“两个更好”出彩答卷、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在全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信阳工作的目标任务举措,特别是聚焦‘两高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部署,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指明了方向,令人振奋,更感责任重大。”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郑洪涛表示,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密对接信阳“6+11+N”产业布局发展要求,深化产教融合,精准育才,以“双高工程”建设为引擎,动态优化专业群,强化与信阳高新区等共建的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作用,深化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行,为信阳打造循环枢纽、产业高地精准输送高技能人才;服务城乡发展,担当作为,发挥职教优势,持续投身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旅文创出彩,同时面向全民开展高质量技能培训,助力“品质生活”提升;强化党建引领,固本强基,落实全会从严治党要求,建强队伍,弘扬大别山精神,以“创新拼搏当前锋”的锐气,为信阳交出“两个更好”出彩答卷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战略谋划科学、发展定位准确、目标振奋人心,为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甘蔗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聚焦“两高四着力”,以坚定信心、务实作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瞄准人才需求,紧扣“交旅文创深度融合”定位,聚焦“1+6+N”文旅体系,为信阳文旅产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信阳民歌等资源,发挥艺术院校优势,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以职业教育新作为助力信阳高质量发展。

“学习了市委全会精神后,我备受鼓舞。作为扎根信阳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区域发展需求,聚焦‘两高四着力’,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信阳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洪亮表示,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学科专业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要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着力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以实干实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锚定‘两高四着力’战略部署,高擎‘勇当前锋’旗帜,为信阳高质量发展绘就了壮阔蓝图。作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带头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信阳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毛正天表示,全会强调“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人文学科发力的核心领域。本学科将深研信阳文脉,以学术创新激活地域文化基因,赋能“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品牌塑造;聚焦文旅融合,助力“1+6+N”体系构建,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强化人才培养,为“书香信阳”“青春信阳”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文底蕴,以文化之力助推老区振兴,为信阳交出“两个更好”出彩答卷贡献深沉而澎湃的文学担当。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