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红色煤矿”再绽光芒


□本报记者 段黎明

“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是河南省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不仅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诗,也是工人和农民联合革命的成功典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和历史意义。”日前,固始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电话咨询县委史志研究室主任查启新相关问题时,他反复叮嘱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把这个红色基地保护好、利用好。

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爆发于1929年10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起义建立了工人武装,还建立了红色政权和赤色工会,是工人和农民联合革命并且取得成功的典范。起义胜利后创建了以杨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武装割据的斗争,起义队伍后编入坚持“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的红二十八军。2013年11月,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纪念园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12月,该纪念园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初,有网友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举报称,杨山煤矿武装起义纪念园房屋损毁严重,杂草丛生,大门常年紧锁,疑似无人管理。

“经检察长批准后,我们依法进行调查,发现纪念园大门门锁生锈,门口处部分管理标识牌老化脱落,外墙屋檐存在明显破损,部分房屋屋顶破损塌陷,由于长期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维护,革命文物安全存在风险。”办案检察官翁施展说。

在调查过程中,检察官了解到,该纪念园无人管理系历史遗留问题。原本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杨山煤矿”管理,主管单位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后来,因该企业技改停工,纪念园便处于无人管护的境地。

到底归谁管?2024年4月3日,固始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海主持,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相关行政机关以及纪念园所在地村委会代表等参加。经听证认为,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具有监管职责。

“2024年4月8日,我院依法向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职,落实修缮保护工作。2024年6月6日,县文广旅局书面回复称,2024年4月22日省文物局官网发布了《关于2024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拟补助项目的公示》,已将纪念园列入维修计划,等待省级专项资金下达县财政后,才能正式启动修缮工作。”承办检察官介绍,经办案组研判,认为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制定整改方案、申请修缮经费,上级拨付资金已审批并公示,但因尚未拨付到位,导致修缮工作暂时无法开展。行政机关没有怠于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形,不符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条件,决定中止审查,并于2024年6月28日作出《中止审查决定书》。

“2024年8月14日,省财政厅、省文物局下达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纪念园一期修缮资金100万元。”县文广旅局负责人说,“2024年11月进行财政预算评审,2024年12月初开展招投标,2024年12月24日下发《中标通知书》,2025年1月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2025年2月上报开工报告,一切按程序进行。2025年3月27日,施工队正式进场。”

碧空如洗,青山连绵。近日,办案检察官再次走进纪念园施工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红色外墙“修旧如旧”,褪去了往日的斑驳,门头处“红色煤矿 工运摇篮”8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室内,工人们正在进行门窗和地板等施工作业。据施工方介绍,预计两个月内,一期工程将全部竣工。后期还将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重现昔日的庄严。

“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保护职责,通过检察听证、检察建议、跟进监督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保护武装起义旧址,以检察履职守护红色文化传承,完整呈现那段革命历史,让‘红色煤矿’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梅煜川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