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现在办事真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越来越舒心了。”昨日,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市民张先生的“三越”体验,见证我市“不动产登记一件事”高效办理的政务速度。
为持续“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优化升级,全面梳理涉及不动产多事项联办的服务场景,深度整合不动产106个事项与住建、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关联的业务,打造出市县一体化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构建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同时,深度探索多项“一件事”的融合提升,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强化数据归集、推动服务集成等方式,构建起协同高效的服务体系,推动不动产登记“一类事”的集成化发展。
加大系统整合力度,实现多部门业务协同。我市将住建、自然资源规划、税务等3个部门互相独立的4套系统重塑整合为1个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打造出市县一体集成统一的“交换枢纽”,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与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县区政务服务平台上下贯通。持续加强与省电子税务系统、省财政缴费服务系统、“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联办平台的左右协同,实现预售许可、网签备案、税费核缴、登记发证等各个环节的全覆盖。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系统整合,打通办理“堵点”;通过“统一办事入口、前后事项关联”,实现不动产所有事项一体化办理。
强化数据归集,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集成不动产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涉及的交易、预告、预抵、转移、纳税、抵押等信息整体上云,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类事”数据的全量归集。以不动产登记库数据为基础,梳理整合市住建局新建商品房预售合同和现售合同数据26.7万条,通过数据清理、数据格式转换、脚本处理等方式进行整合迁移入库,实现与不动产登记160万条数据的高度关联,有效减少了以往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重复和资源冗余。深入推广“区块链+”在不动产领域中的运用,推动不动产、住建、税务等70万条数据迁移上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运行规范,推动业务数据依法依规有序共享,促进跨机构、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
推动服务集成,实现“不动产+N”全新生态。我市深入推动不动产登记领域众多“一件事”集成为“不动产登记一类事”,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优化服务环节、打通业务平台,推动公积金贷款、网签备案、税费同缴、水电气联办等与不动产登记息息相关的4个“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升级迭代为“一类事一站办”。叠加关联度高的金融、法律、教育、民生等增值服务,推出“不动产+金融”“不动产+法律”“不动产+婚姻登记”“不动产+教育”等特色增值服务,打造金融超市、企业绿色通道、延时服务等场景,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推动不动产登记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打造“不动产+N”的全新生态。
自搭建市县一体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以来,我市高度整合各部门审批职能和服务资源,简化了过去烦琐的办事流程,不动产交易登记从以往需4个系统、8份申请表单、耗时1个小时的局面,压减至2个平台、1个环节、平均办理时间20分钟,窗口日办件承压量由以往的150人次增至近400人次,材料压缩70%,“四电”应用提高至100%,“零材料”办理提升约60%,不动产登记证书实现自助打证、立等可取。同时,通过多部门集成化的增值服务,塑造出“预告登记智能秒批”“税费一网同缴”“交地即交证”“验收即登记+交房即交证”“互联网+不动产”“非公证继承”“即办即结”等特色服务品牌,满足了企业群众更多“超预期”的办事需求。
“我们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一件事’在市政务服务网、市不动产登记平台的上线运行,同时实现在‘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微信小程序)’和‘信服办APP的’同步上线。同时,探索更多涉及不动产登记事项联办场景,拓展‘不动产登记一件事’的服务能力。”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