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刺激消费≠铺张浪费


□向炜

近期,随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修订版的落地,公务消费进一步收紧,引发热议。有人不禁疑惑:一边高喊“刺激消费”,一边要求“厉行节约”,是否自相矛盾?其实,二者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厘清消费与浪费的边界。

刺激消费,核心是激活有效需求。我市多次鼓励居民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消费,比如购买家电、汽车等,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这种消费是可持续的,既能带动企业生产,又能提升民众生活品质。而铺张浪费,尤其是公款消费中的挥霍行为,则是一种资源错配——它不创造实际价值,反而挤占本可用于民生和创新的财政资金。

厉行节约,本质是优化资源配置。当前我市土地收入减少,财政压力加大,政府必须压缩非必要开支,确保资金流向教育、医疗、科技等关键领域。省下一次公款吃喝的钱,或许能多修一段路;减少一场形式主义的会议,可能省出学校的办公经费。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恰恰是为了让公共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最终惠及全社会。

真正的矛盾不在消费与节约,而在效率与公平。刺激消费是让老百姓敢花钱、能花钱,而厉行节约是让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二者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既避免资源浪费,又释放内需潜力。

因此,我们应该清楚,政策导向并非不消费,而是不浪费。普通人无须因“过紧日子”的号召而缩手缩脚,反而可以更理性地消费,既享受生活,又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