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今年我市7.7万余名考生迎战新高考


(上接第一版)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不公布原始成绩,而是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分数呈现,并计入总分。

在投档录取上,考生电子档案由按院校投档改为按院校专业组投档。专业调剂范围有所变化,考生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原来可以在高校同一科类的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今后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不能调剂到其他院校专业组。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考方案,河南省新高考实施志愿填报改革:取消本科一批、二批的批次划分,对本(专)科提前批设置64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本(专)科普通批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其中1个院校专业组作为1个志愿填报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设有6个专业志愿,并设有是否同意专业调剂选项。

新高考首考,防作弊再升级。今年是河南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首次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为确保首考安全平稳,全市所有考区、考点、考场全面升级技术防控手段——

智能安检全覆盖:所有考点安检门完成升级,严格执行“无声入场”及“考点门口初检—安检门复检—考场门口终检”三重查验。

信号屏蔽更严密:新增近1000台5G信号屏蔽设备,实现考点区域无线电信号严密监测与管控,考试期间有效处理考点内手机信号,切实提升屏蔽效果。

监控无死角:考场高清摄像头实现100%覆盖,结合“双重监考”“双重巡考”与联网监控系统,确保考试全程在严密监督之下进行。

多部门联动,全方位护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考组织工作,主要领导多次部署强调,各部门协同发力,开展“高考护航行动”——

环境保障:公安部门强化考点周边治安及交通疏导,城管部门严控噪声污染,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保障考生饮食安全。

应急准备:供电部门提前巡检线路,考试期间专人驻点值守;各考点外语听力设备及应急预案均已完成调试与演练。

暖心服务:市委宣传部牵头开展第19届“爱心送考”公益活动;各级招考机构值班电话及服务大厅将在考录期间保持全天候畅通、开放,及时响应考生需求。

政策普及与诚信教育先行。针对新高考政策重大变化,市教育考试中心3月起即开展“走进新高考”系列宣讲,覆盖全市教育管理者、教师及高三学生,并专门印制发放8万份《新高考政策解读考生指南》,确保考生“应知尽知”。

同时,全市深入开展考前诚信教育,结合法律法规与典型案例警示,引导考生诚信应考。

目前,全市监考选聘培训、试卷保密值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环节工作均已落实到位,静待新高考首考平稳启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