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蓓蓓
“占道经营的顽疾解决了,现在过道宽敞、环境整洁,来购物的市民也多了。”昨日,看着门前焕然一新的市场环境,商城县世纪商城的商户张女士高兴地说。
作为县城老牌商业区,世纪商城因商户长期占道堆放货物、流动摊贩无序经营,出现通道拥堵、环境脏乱问题,群众通过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情况。
群众诉求就是行动指南。商城县组织属地网格长牵头督办,成立联合工作组,深入现场调研,研究制定方案,督查解决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部门联动”。
商城县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县城管、公安等部门开展为期一周的“早六晚九”错峰巡查,清理占道货物23车、占道摊位53处,规范摊贩经营点位15处,依法处罚拒不整改商户3家。物业公司通过微信群、广播每日推送管理规范,推动建立商户自治公约,签订《文明经营承诺书》,评选“文明示范商户”。商城县政府办成立专项督查组,每日通报整改进展情况,对履职不力单位现场督办。
经过一周的集中攻坚,世纪商城通道畅通率提升90%,客流量环比增长15%。而更深层次的变化,则在于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我们建立了‘热线诉求—网格预警—部门响应’机制。”商城县政府办主任石勇表示,该机制将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与网格巡查信息融合,生成“民生热点图谱”,对占道经营、环境治理等5类高频问题开展源头排查,提前化解类似隐患2起。
在此基础上,商城县创新建立“网格化共治”机制,针对重点区域,由社区网格牵头单位组织其他网格成员,联动社区网格员、物业及商户代表,建立定期“巡查+会商+评比”机制,将市场管理纳入基层治理常态化体系,打破部门各自为战的壁垒,实现网格长统筹调度、各方群众参与共管共治,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
如今,商城县正将世纪商城经验推广至其他重点社区,让“群众吹哨、部门联动”成为基层善治的亮丽名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连的是民心,检验的是作风。只有持续深化‘党建+网格+热线’治理模式,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履职清单’,以共治共享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才能构建幸福社区、和谐社会。”石勇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