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江河奔涌处 责任筑堤坝


——全力以赴筑牢防汛抗旱防线之四

□李浩

风云变幻之际,江河奔涌之处,更能彰显责任担当。在极端天气频发态势下,防汛抗旱成为检验责任落实成效的大考。唯有将“责任”二字镌刻于每寸堤坝、熔铸于每道指令,方能在天地交锋中守护万家安宁。

责任非虚言,实为丈量行动的标尺。尽责必先明责。从市、县、乡到村组,各级防汛责任人必须擎起指挥大旗。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大中小型水库、大型水闸、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内涝防控区等技术负责人、管理责任人及巡查责任人,当以脚步丈量每处坝体、排查每项隐患。唯有在堤坝闸站间构筑责任坐标系,使闸门启闭有专人值守、水位波动有精准研判、暴雨应对有主责担当,方能将千钧重担转化为万钧之力,在暴雨洗礼中筑牢生命防线。

制度非桎梏,实为传导力量的纽带。责任落地亟需制度铺轨,恰如江流奔涌依赖河道引导。“123”“321”工作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治水良方。气象部门须当精准预警的敲钟人,构建高风险地区、高风险时段“预报预警为先导+多部门协同作战”体系。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刚性,24小时值班值守绝非“坐班守夜”,而是贯通预警响应“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这些制度设计既为责任落实构筑实体支撑,又为协同作战注入机制动能,使千百人的担当凝聚成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监督非枷锁,实为校准初心的明镜。责任传导如何避免衰减?亟需监督机制时时校准。隐患整改未到位处,监督聚光灯必聚焦于此,绝不容“差不多”“糊弄事”现象滋生。唯有多维防线严防死守,安全大堤方能抵御风浪。

江河万里终归沧海,责任千钧始筑金汤。让我们以今日之未雨绸缪,托举起明日岁月静好。须知守护生命安全的堤坝,从来不在江河之畔,而在万众同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