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青春跃动烽火行


□本报记者 李凯

“出发!”5月18日清晨,随着嘹亮号令响彻信阳师范大学信阳理工学院校园,200名师生组成的25支红色方阵如星火燎原,沿“抗战精神传承带”蜿蜒行进。

这场以“烽火记忆燃青春 八十公里接力行”为主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活动,以青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热血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晨光初绽的田径场上,特制接力旗在首棒选手手中迎风招展。这面镌刻着“80”字样的旗帜,既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青年向历史发出的铿锵誓言。发令枪响彻云霄,25支队伍穿梭于“平型关战役”“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等历史地标雕塑群间,将80公里征程化作流动的红色课堂。

烈日炙烤下,象征革命薪火的接力旗在参赛选手手中有序传递。滚烫的跑道蒸腾着热浪,但交接旗时的清脆击掌声愈发响亮。第35棒选手周扬刚刚完成冲刺,迷彩运动服已被汗水浸透,他喘着气说:“跑到‘东北抗联’主题区时,想起爷爷讲述的抗战故事,先辈们在炮火纷飞中坚持战斗,我们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赛道两侧,由学生党员组成的“红色先锋队”正在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手持“弘扬抗战精神”标语牌,为参赛者递上印有革命语录的“军用水壶”。大二学生刘雨欣一边整理补给包一边介绍:“每份‘胜利信封’内装着抗战家书复刻件和红色书签,这是我们设计的‘精神补给’,让青年学子在奔跑中感悟信仰力量。”

正午时分,最后100米冲刺点燃全场激情。当第200棒选手高擎旗帜冲破终点线时,此起彼伏的“铭记历史”呐喊声响彻云霄。该院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振东接过旗帜,以铿锵话语总结道:“这80公里,记录着200颗赤子之心跳动的频率和3000次胜利击掌所凝聚的团结力量,更是新时代青年对抗战历史最深刻的铭记、对伟大抗战精神最坚定的传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