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会敏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来,息县人民法院打造“息法润企”普法宣传品牌,结合“问需普法”新模式,上门“问诊”,为企业家答疑解惑。
把脉问诊,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已经签订的合同正在履行中,还能更改吗?”“员工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公司是否承担责任?”近日,息县人民法院营商办组织的“普法小队”刚进入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高管就纷纷围上来进行咨询。“普法小队”成员结合法律条文、典型案例、意见建议等方面,对咨询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专业解答,气氛热烈,求真务实。
近年来,息县人民法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息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诉求留言板”专栏,并在县产业集聚区和7个人民法庭设立普法宣传点,组织员额法官、法律顾问、网格员,采取多种方式,向辖区企业征集法治需求,并将企业、员工反映的合同争议、劳动关系争议等问题转化为需求订单,秉持“即时解决、及时解决”的原则,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回复答疑,确保普法职责得到落实,实现普法需求精准对接。
定制服务,紧密配合确保实效
近日,在信阳颐和非织布有限责任公司,“普法小队”深入参观企业后,与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就企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投融资、出口订单等企业面临的经常性问题进行交流座谈。“普法小队”根据咨询问题类别,通过“说案例”“唠家常”的形式将法律条文讲活讲透,并就民营企业常见法律信贷问题进行讲解。
服务中,“普法小队”还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解答了员工关于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疑问。同时,就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流程、渠道等也提供了详细的讲解。这种“问需普法”的模式得到了企业代表和员工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靶向施策,普法与需求同频共振
近年来,息县人民法院靶向施策,确保普法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每年年初制定普法年度计划,结合各类节日节点,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同时,依托法律咨询热线和线上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及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并定期举办劳动法律专题讲座,针对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专题普法活动,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和员工维权能力。息县人民法院还高度重视各类企业对普法内容接受度、法律知识转化率等实质效果,依托县营商办设立的涉企监督评价机制,定期收集企业的意见建议,并对企业的意见、建议的反馈责任落实情况详细检查。
下一步,息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擦亮“息法润企”普法宣传品牌,深化“问需普法”长效机制建设,为辖区企业提供“点对点”“订单式”“一站式”法律服务,推动普法宣传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