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涛
5月14日,位于新县的信阳羚锐制药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如精密齿轮般运转,一贴贴“两只老虎”系列膏药经过数字化质检后装箱待发。每年,有超10亿贴“两只老虎”系列膏药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庭药箱的常备品。
“我们构建了覆盖骨科、脑病科、呼吸科等领域的全科产品矩阵,但始终坚持‘大单品+差异化创新’战略。‘两只老虎’系列膏药领跑国内中药贴膏剂市场,就是见证。”企业研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经典产品二次开发上,羚锐制药通过对“黄金单品”通络祛痛膏进行工艺革新,使药物渗透速率持续提升;针对“两只老虎”系列膏药实施出行场景拓展,让传统膏药焕发时尚活力。
2024年,羚锐制药多维优化产品结构,获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莫匹罗星软膏的药品注册批文,野苏颗粒、伤痛宁膏等产品恢复生产,青石颗粒、他达拉非片、蒙脱石散等产品顺利上市。通过“仿创结合、强长补短”的研发布局,企业有效平衡了中药新药研发的长周期和高风险问题。
与此同时,羚锐制药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合作,推动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囊等大品种产品上市后再评价的研究工作,持续丰富产品的循证医学证据体系,用现代医学证据验证传统方剂疗效。这种“经典名方+循证医学”的研发模式,正成为中医药创新的示范样本。聚焦医药主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同时,羚锐制药打造国内领先的覆盖全生产流程的贴膏剂智能制造工厂、中药智能化提取车间和智能立体化仓储系统,通过不断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建立完善的制造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的数字化管控。
2025年3月,羚锐制药在信阳布局的智能化物流仓储项目启用,这一现代化平台集成了AGV货到人系统、RGV四向穿梭车、药品追溯码智能复核等前沿技术,具备年处理20亿元药品批发能力。同时,该平台与位于新县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构建起“生产—仓储—物流”的全链条数字化硬件基础,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软件系统方面,羚锐制药2021年引入ERP数据管理系统后,持续优化销售数据看板、报表分析等系统功能,新增了中间产品库存管理等生产数据分析功能,提高了公司多维度数据分析能力。
昨日,记者在新县吴陈河镇阳土墩村GAP认证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看到,颠茄草、红花等药材长势喜人。“我们采用良种选育、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使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进一步提高。”基地负责人汪大宏介绍,600亩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带动800多户村民,中药材与农作物套作模式使土地年产值显著提高,老区的绿水青山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如今,信息化、智能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中药绿色智能制造,已成为羚锐制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大别山深处到全国药房,从手工熬制到智能制造,当数字化基因注入传统药企,当乡村振兴遇见绿色种植,羚锐制药正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发展理念,持续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书写着老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