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勇 通讯员 夏钰璟)“今年以来,我们高质量办理各类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案件4566件,处置率99.59%。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提升服务水平,我们为辖区居民营造了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昨日,在平桥区平西街道城市数字化综合运行服务中心,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对记者说。
近年来,平西街道紧紧围绕“高效处置、精准服务”的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内部工作分工、加强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数字城管案件处置率稳步提升。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该街道将数字城管业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将案件处置效率纳入社区和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重点推进相关工作,实行“周例会+周分析”制度,建立案件处理红黑榜,定期通报案件问题处置进展情况,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任务节点。构建疑难问题协调机制,对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问题,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牵头集中协调处理。对于超期未处理以及涉及多个部门的案件,由分管领导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或联合现场办公等方式,研究案件处置难点,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各类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优化内部工作架构。为保障数字城管工作的顺畅运行,该街道建立了一套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内部工作机制。在组织架构上,建立“1+8+2”指挥体系,即将街道综合执法大队作为指挥中心,负责案件的统一接收、分析、派发与监督考核;同时,开设8个社区以及2个专业部门分账号,根据职能处理对口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打造规范化的业务管理流程,提升案件流转办理效率。
为确保各类问题高质量处置,该街道抽调2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案件的受理、指派和审核工作,在8个社区及2个专业部门均配备固定的联络员,明确专门的分账号管理人员。定期召开内部业务培训会,重点提升案件分类办理、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系统操作的熟练度。针对12319热线中占道经营、无人管理小区地面破损维修等常见的高频问题,建立“接诉即办—跟踪督办—限时反馈”闭环机制,不断完善多方联动机制,确保问题现场责任划分明晰、整改快速精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