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孝善陪餐日”,宜推广!


□向炜

据《信阳日报》近日报道,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村支两委建立“孝善陪餐日”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干部与老人们同桌共餐。此举看似寻常,却能让善行如涟漪般扩散,实乃信阳基层善治的鲜活样本,值得全市推广。

这一制度源于楼畈村为解决周边百余位农村老人“吃饭难”问题而设立的幸福食堂——该食堂对60岁以上老人每餐收费2元,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其成功之处在于:以最朴素的方式破解形式主义——送米送面不如送陪伴,拍照打卡不如同桌共餐;以最自然的场景传承孝善文化——干部为老人夹菜盛汤,倾听皱纹里的故事,比任何标语都更动人;以最务实的行动延伸服务——陪餐中听到的房顶漏雨、用药需求,随即转化为修房顶、代购药的实事。

推广“孝善陪餐日”可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拓宽参与主体,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大学生、乡贤等力量参与,对特困老人实行“生日陪餐制”并给予适当补贴;二是丰富服务内涵,将陪餐与义诊、理发等志愿服务结合,运用5G技术实现亲友“云陪餐”,让活动成为民情收集和政策宣传的有效载体。通过制度化、社会化、场景化的推进方式,让孝善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张餐桌,让孝道从墙上标语变成碗里热饭,让基层治理从“文件落地”到“情感落地”。若在全市推广,这张餐桌必将成为信阳乡风文明的“孵化器”、党群关系的“黏合剂”。当“孝善陪餐”从楼畈村的“盆景”变为全市的“风景”,老有所养的温暖图景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