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炜
4月23日下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一场以“全域空气质量二级达标”为主题的专题询问会正在举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旁听公民等齐聚一堂,围绕蓝天保卫战的难点堵点,展开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度对话。
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信阳人民倍加珍惜的禀赋优势。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冲刺全域空气质量二级达标,但因市中心城区部分指标未能完成,与目标失之交臂。3月31日,市委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空气质量二级达标攻坚会议,为实现目标再次吹响冲锋号、发出动员令。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市委工作部署,以刚性监督助力打好这一攻坚战。
开门见山:7个部门直面“考题”
“2024年我市未实现全域空气质量二级达标,主要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秸秆(荒草)焚烧屡禁不止,管控工作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市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准备如何解决?”“我市散煤销售点、经营性小煤炉、劣质散煤仍未完全消除,市市场监管局如何应对?”……询问会上,许险峰等7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接连抛出多个问题,直指污染防治的薄弱环节。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正友首先应询:“虽然去年我市PM2.5浓度创历史最优,但未实现达标目标,主要是部分企业绩效水平较低,超标排放和违法违规排放时有发生,(下转第二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