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用法治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潢川县基层高效能治理中的政法实践

□本报记者 韩蕾

清晨的潢川县付店镇晏庄村的老树下,村民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前段时间刚化解的邻里矛盾;春申街道综治中心内,网格员正在将巡格过程中遇到的难事上报;定城街道内,由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正在“走街串巷”……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串联起的正是潢川县通过法治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好不好,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如何在治理过程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潢川县以法治为根基,以民生为导向,通过创新路径、科技赋能,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在春申街道状元花园小区内,居民代表正在向春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尹力介绍小区供水整改后的情况。状元花园小区是十几年前建成的小区,因地理位置偏僻,没有铺设自来水管道和燃气管道,加上当时井水水质较好,所以居民选择井水作为生活用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井水水质有所下降,居民就产生了改用自来水的想法。

在网格员日常巡格过程中,居民将这个情况反映给了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的网格员当即将情况上报给了包保领导尹力。尹力通过街道综治中心,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并且召集居民代表,面对面商量水改问题。经过多次商讨,自来水厂以比较优惠的价格为居民进行了水改。

春申街道通过“街道干部下沉+政法力量下沉+网格党小组、民警、网格员、物业联动”的叠加效应,将各类问题“圈”在格内,实现“小事不出格”。

“现在水干净卫生,水压稳定,而且每家每户都一个水表,感觉很方便。”状元花园小区居民李杰告诉记者,因为水改让居民觉得实惠又方便,居民又通过网格员向街道反映,给小区开通了燃气,“不用多跑路,在家门口就能把问题解决,这种为居民办事的模式值得点赞。”

像春申街道这样主动走访发现问题,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潢川县已经成为常态。

4月19日,伞陂镇古西村“法治村长”叶召强在走访中遇到两辆三轮车车主因碰撞引发了纠纷。他当即在现场维护交通秩序,并联系交警到现场处理,很快化解了双方矛盾。

据了解,潢川县选派301位政法干警分别负责各行政村,担任“法治村长”,每周深入各自负责的行政村中,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心头,与百姓促膝谈心话家常,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反电信诈骗等平安法治宣传、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同时,潢川县还动员网格员、调解员、驻村(社区)民警、社区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大走访”行动,聘用当地“五老四员”,组建“村民议事会、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积极化解基层矛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

如果说法治为基层治理筑牢根基,科技则为其插上智慧翅膀。在潢川县政务服务大厅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包含法律文书模版下载、律师视频解答、赔偿计算与诉讼费等功能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法律服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问题速解决”,打通了“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以前遇到法律问题束手无策,现在太智能了,方便快捷,需要什么合同,诉状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模板,还能一键扫码下载,太好了。”前来办事的群众为这项服务点赞。

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目标始终都指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潢川县公安局开展“万警助万企”活动,开辟涉企合法权益保护“绿色通道”,保障企业利益;潢川县人民检察院以检察力量拧紧保护未成年人“安全阀”,守护校园周边“净土”,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娱环境;付店镇以美好付店“饺子宴”为载体,通过“三星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引导群众和睦解决小问题;伞陂镇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巡讲”双轮驱动,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创新“案例解读+模拟法庭+互动咨询”情景式普法,实现法治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这些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探索背后都是基层高效能治理转化为民生温度的鲜活注脚。

从潢川县通过法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以科技提升服务效率,以多类型普法温暖人心不难看出,当法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肌理,高效能治理化作每个人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潢川县将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让写满法治精神、民生温度的基层治理画卷,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